在冬天养殖母鸡时,为了确保它们的健康和高产蛋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防寒保暖
保持鸡舍温度在3℃-5℃之间,使用煤炉管道输送暖气,封闭好墙体的缝隙,防止冷风侵入。
在鸡舍内添加干燥的垫料,如干草或木屑,保暖同时防止鸡肚子接触地面受寒。
适度通风
在中午天气较好时开窗通风,使舍内空气清新,氧气充足,避免有害气体如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积聚。
注意通风口位置,防止冷风直接吹在鸡身上。
减少潮湿
由于冬季鸡舍内通风量小,水分蒸发量减少,易导致鸡舍内过度潮湿。要保持鸡舍内的清洁和干燥,及时维修损坏的水槽,加水时切忌过多过满,严禁向舍内地面泼水。
定期消毒
消毒工作应贯穿养鸡的全过程,即使在冬季也应定期进行,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补充光照
冬季夜长昼短,蛋鸡由于光照不足会引起产蛋率下降。每天光照的总时间不应低于14个小时,也不能超过17个小时。例如,白天的自然光照为12个小时,每天就需要人工补充光照2-5个小时。
增加能量
鸡靠吃进体内的饲料获得热能来维持体温,外界气温越低,鸡作用于御寒的热能的消耗就越多。因此,饲料中应适当增加能量饲料的配合比例,如玉米、小麦、大麦等。
改变喂鸡方法
冬季昼短夜长,除白天喂料3次外,晚8点左右应补喂1次颗粒料。同时,应改为日喂3次,早、晚喂干料,中午喂湿料,防止鸡吃冰冻的剩料。
注意饮水
冬季应给鸡喝温水,避免给鸡喝冰水,以免减少鸡体内的热量和营养的消耗。
加强疫情防控
冬季是鸡群呼吸道传染病的流动季节,应每5-7天对鸡群进行一次消毒,消灭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以及鸡马立克氏病毒、鸡新城疫病毒等。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母鸡在冬季的产蛋率和健康状况,确保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