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鲈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池塘选择与准备

选择水源丰富、水质清新无污染的地方建池,池塘面积通常在3300-6600平方米,水深2米以上,南北走向较好。

池底要埋设进、排水管道,并配备1-2台1.5千瓦的增氧机,养殖场要有发电备用机组。

建塘时一定要经过干塘、清淤和暴晒的环节,放养前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消毒。

鱼苗暂养与放养

鲈鱼苗种多为海捕,春季海捕苗种约为2.5-4厘米,经捕捞转运操作鱼体会有不同程度受伤,为提高养殖成活率,可先进行中间暂养。

暂养方式以养殖池中架设40目网箱比较方便,每立方米水体暂养苗种2000-3000尾,用1×10^-6-2×10^-6氯霉素泼洒消毒,待摄食鱼糜后可投喂呋喃唑酮。

鱼种培养至10厘米左右,按1.5尾/平方米投入养成池中。

投喂管理

饵料以低殖杂鱼为主,辅以人工配料。鲈鱼抢食快,含量大,定时定量投喂很重要。

投喂时要掌握鱼吃饱,又不浪费饵料。每次投喂先少投引鱼上浮抢食时再加大投喂量,待鱼下沉不抢食时中止投喂。

投喂饲料建议选择浮性饲料,或每亩投放100尾鲫鱼和30尾花鲢和白鲢,以减轻水质的污染和增加养殖效益。

日投饵次数和投饵量视季节而异。鲈鱼快速生长的适温季节,日投饵4-5次,投饵量为鱼体重的10-30%;低温的早春、晚秋,日投饵2-3次,占鱼体重的1-10%。

日常管理

鲈鱼的饲喂过程中,会留下很多的残饵,影响水质,所以要及时清理掉水中的残饵,并定期更换新水。

养殖后期要勤巡塘,经常注入新水,合理使用增氧机增氧。

定期检测水质,包括氨氮、亚硝酸盐、溶解氧等指标,通过换水、使用增氧机或生物制剂来调节水质。

疾病防治

在放养前进行消毒处理,可以使用生石灰或其他消毒剂。

投喂的饲料中要添加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每月将土霉素、红霉素、维生素药物拌饵投喂2次。

做好防范疫病工作,定期检查鱼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鲈鱼,提高养殖成活率和产量。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