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野生鹧鸪雏鸟需要以下步骤和注意事项:
选择健康的鹧鸪苗
在选购鹧鸪苗时,要选择健康、活泼、羽毛光滑的幼苗。
观察鹧鸪苗的头部、颈部、胸部和腹部,看是否有病变、破损或畸形现象。
确保鹧鸪苗的眼睛明亮、反应敏捷。
准备养殖设施
需要鸡舍、饮水器、喂食器等养殖设施,并保持干燥、通风、温度适宜。
饮水器和喂食器要干净卫生,定期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病原菌滋生。
饲料选择与饮水管理
饲料主要分为粗饲料和细饲料,粗饲料包括玉米、豆粕、鱼粉等,细饲料包括麦粉、蛋白粉等。
保证饲料营养均衡,避免过度喂养或营养不良。
饮水要保持清洁卫生,每天更换新鲜水,并适当添加矿物质和维生素。
温度与湿度控制
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30°C,相对湿度为60%-80%。
保持养殖环境稳定,避免温度和湿度波动过大。
疫病防治
定期对鹧鸪苗进行体检,发现病虫害要及时治疗。
加强养殖环境的消毒处理,防止病原菌滋生。
分群管理
随着鹧鸪苗的成长,适时进行分群管理,一般每2-3周进行一次分群。
根据鹧鸪苗的生长状况和性别进行合理分组,分群后要加强对新分群鹧鸪的管理。
繁殖技巧
配种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包括选择健康的种鹧鸪和准备好养殖设施。
出雏头3天的饲养
出雏室的温度应保持在36℃-38℃,湿度50%-70%。
头天饮0.01%锰酸钾水或0.02%土霉素水,第二天饮葡萄糖水,第三天起在废毯或硬纸上撒些小鸡饲料让雏苗自由啄食。
温度与光照
1-5周龄阶段称为雏鸪,育雏保温方式有炕道保温、保温伞、红外线灯等。
出雏1-3天饲养出雏室温度应保持36-38℃,湿度50%-70%;1-2周龄可逐渐降至34℃-31℃,湿度保持在60%-70%;3-5周龄29℃-25℃;以后保持在50%-60%。
箱底15cm处可悬两只各60W灯泡,既取暖又增加光照时长。
饮水与开食
雏鸪出壳后1日内要保证饮水,先用0.01%高锰酸钾溶液让其自由采饮,次日饮0.5%葡萄糖水,连续5天,再用恩诺沙星饮水5天。
雏鸪饮水后,即可开食,将玉米粉、小米拌熟蛋黄作开食料,次日用50%配合料加前一天用料,第三天可全用雏鸪配合料。
消毒与防疫
保持环境与卫生,水槽每天清洗2次,2天消毒1次(用0.01%的高锰酸钾溶液)。
每天上、下午各清扫粪便1次,室内消毒要每周2次,夏季每天消毒3次。
通风与密度
在温度适宜的时候,要进行适当的通风换气,增加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饲养密度要适中,避免密度过大导致雏鸪生长受限和相互打斗。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地养殖野生鹧鸪雏鸟,提高其成活率和生长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