鳝鱼在冬天的养殖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增喂脂肪饲料

在秋季气温还较高时,应尽早增喂脂肪含量高的饲料,如蚕蛹、蚯蚓、蝇蛆等,以积累更多脂肪供停食冬眠越冬时消耗所需。

合理捕捉上市

对于符合上市规格的成鳝,应尽早捕捉上市,避免其在池底淤泥中越冬,减少损伤和疾病风险。

加强越冬保护

水源条件较好的鳝池:可采用深水越冬法,保持50~70厘米深的水层,并在水面上放些水草、浮萍等,冬季结冰时敲开冰层透气。

水源条件较差的鳝池:可在鳝鱼开始冬眠时排干池水越冬,但需保持池土湿润,并加盖塑料网防止动物捕食,严寒冰冻时采用覆盖保温法。

提升水位

当气温降到10℃以下时,将养殖池的水位提高到30~50厘米,保证冬季池底水温在0℃以上,避免水温过低导致黄鳝冻伤或死亡。

保持水质

越冬期间要保持水质清新,定期换水,换水温差不能超过2℃,以防黄鳝患感冒病。

环境清理

早春水温稳定在10℃以上时,及时对养殖池周围环境进行清扫消毒,揭去鳝池表面的覆盖物,并种植水生植物如慈姑、荸荠、芋头等。

防止缺氧

若池水结冰,必须每天打开冰层透气,或在池底铺设稻草、麦秸或玉米秸秆,厚度10~30厘米,以保持水体溶氧量,防止黄鳝缺氧死亡。

复苏管理

早春水温稳定在10℃以上时,及时进行环境清理和消毒,保持水温,适当提高水位,并在无风、有阳光的中午揭膜晒几小时,下午盖膜保温。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保护黄鳝安全越冬,并在春季顺利恢复摄食和生长。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