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斑是怎么养殖的

珍珠斑的养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养殖条件

避风条件:养殖地点应避风,避免台风袭击。

底质:沙质底、砾质底或礁石质底较好,低潮时水深应在4米以上。

潮流:潮流畅通,流速适中,网箱内流速保持在0.20米/秒~0.75米/秒。

水温:冬季最低水温不低于15℃,22℃~28℃的水温天数不少于200天。

水质:水质清新,盐度在11‰-41‰之间,最适盐度25~32‰,pH值7~9,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

环境:不受工农业废水、城镇污水的污染,暴雨季节无大量淡水流入,盐度不低于16,透明度在1.5米以上。

交通:交通条件好,活鱼运输和饲料供应方便。

饲喂

初期:石斑仔鱼下池时,以浮游动物为食,随着鱼苗生长,摄食量增大,可增喂豆浆。

中期:当鱼苗达3厘米以上时,可投喂鱼糜于食台上驯食,2-3天后加少量人工配合饲料拌鱼糜投喂,逐步增加人工配合饲料比例,减少鱼糜用量,直至全部用人工配合饲料。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20%左右,日投饵3次。

后期:苗种全长25-5厘米时,每天投喂6次,上、下午各3次,投饵量为12%-20%;全长5-9厘米时段,每天投喂4次,上、下午各2次,投饵量为8%-12%;全长10-20厘米时段,每天投喂2-3次,上、下午各1-2次,投饵量为4%-6%。

水质管理

换水:每3-5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1/4。在夏季高温季节,换水频率可适当增加。

水质净化:可移植浮萍或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以净化水质和便于鱼苗隐蔽、吃食。

充气:保持24小时连续不断充气和对流水,水温高于25℃时的换水量为8-10个循环,平时4-5个循环。

分养

及时分养:当鱼苗生长规格出现较大差异时,应及时过筛分养,同一池的鱼苗力求规格一致,以免影响鱼苗成活率。

日常管理

巡塘:观察鱼苗吃食、活动、水色变化等情况,及时调整投饲量和做好预防鱼病工作。

预防疾病:定期进行消毒和杀虫工作,减少疾病的发生,避免过度喂药对鱼体健康的影响。

选苗

选择优质苗种:选择体色、花纹、活力及排便情况良好的鱼苗,避免有药疗痕迹、腹部肿大、体表受损的池苗。

放养密度:根据鱼苗规格不同,选择合适的放养密度,避免过密导致鱼苗间互相残杀。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细致管理,可以有效提高珍珠斑的养殖成功率。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