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猎的蟋蟀养殖方法如下:
选择合适的容器
南方:使用泥质较为疏松的蟋蟀盆,直径在8至13毫米之间,壁厚在5至10毫米之间。
北方:使用壁厚在13至17毫米之间,直径在10至14厘米之间的三合土罐子,以起到保温保湿的效果。
喂食
初期:用煮熟的绿豆喂养三天,清肠。
中期:纯喂五谷杂粮40天,使虫性成熟。
后期:配给雌母蟋蟀以激励虫性,同时可加喂混合饲养以增加能量。
日常:主要喂食小米、豆类、蒸熟磨碎的食物,用水调成糊状加热后喂食。需放置水盂,确保每日有足够的水分。
环境控制
温度:最适宜的温度为20℃至25℃,夜间活动,白天需保持较低温度。
湿度:环境湿度应保持在75%至80%,可使用水喷雾保持湿度。
通风:保持饲养环境的通风,但避免直接风吹,以免影响蟋蟀。
繁殖
投放种虫:每笼可投放雄雌蟋蟀各100只,交配后产卵于地下,用植物秸秆覆盖以利于卵过冬。
密度控制:避免过密养殖,以免蟋蟀之间互相伤害或感染疾病。
日常管理
清洁:定期清理饲养环境,清除剩饭和粪便,保持干燥通风。
食物管理:提供干饲料和适量蔬菜,避免过度饲喂。
观察:定时观察蟋蟀的进食情况和体态变化,及时调整食物种类和比例。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打猎用的蟋蟀,并在秋季开始斗蛐蛐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