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虾是怎么养殖的

稻田养虾是一种创新的养殖方式,通过在同一生态系统中同时种植水稻和养殖青虾,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以下是一些关于如何进行稻田养虾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稻田选择与整理

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不受洪水淹没的田块。

加固加高田埂,埂高要求达到30-50厘米,超过正常水位25厘米左右。

田中开挖“田”字或“井”字形鱼沟,沟宽50厘米,深30厘米,在鱼沟的交叉处或田的四角和稻田进水口附近开挖鱼溜,宽160厘米,深100厘米,沟、溜总面积占水稻田面积的6%-8%。

虾种放养

在插(抛)秧1周后开始放幼虾,规格为每千克2000-5000尾,每亩放1万-1.5万尾。

也可在6月底7月初放亲虾,任其自繁、自育、自养,一般每亩放雌虾500-800只,雄虾300-500只。

采用稻田鱼虾混养,鱼种最好选择鲢,不宜选择与青虾食性相似的鳙。

饲养管理

投喂的饲料基本上与池塘养殖和网箱养殖相近似,常采用以米糠为主要饲料,搭配20%的鱼粉或螺蚌肉等动物性饲料。投喂宜在沟道分散进行,全日投饲量约为总虾重的2%-3%,投饲时间可在下午17时,也可早、晚各1次。

因仔虾食浮游生物,因此稻田中应施厩肥、堆肥或混合堆肥,不宜施人粪尿或无机肥,以防肥效过快,恶化水质。

谨慎使用农药及巡田,避免农药对虾的影响。

防逃措施

在田埂四周用木框安装密眼筛网片或用竹子编制呈弧形的虾栅,凸面朝逆水方向,防止青虾外逃和青虾天敌的进入。

田四周用塑料薄膜、水泥板、石棉瓦或钙塑板建防逃墙,以防小龙虾逃逸。

其他管理

在养虾沟和田间里要移栽水草,如苦草、轮叶黑藻、金鱼藻等沉水性植物,水草覆盖面以30%为宜,且以零星、分散为好,这样有利于虾沟内水流畅通无阻塞。

在炎热的夏季设置适当的防暑设备,避免高温影响虾的生长。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实现稻田养虾的高效养殖,既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又增加了青虾的养殖效益。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