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制海鲜养殖水需要遵循以下步骤和注意事项:
清拣与冲洗
清拣:剔除死亡、严重受伤及患病的海鲜品。
冲洗:使用淡水或1ppm的高锰酸钾溶液冲洗1分钟,或用0.2ppm杀菌威消毒。如果使用自来水,必须经过曝晒或化学方法除氯后方可使用。
配制人工海水
使用去氯后的水,添加深缩海水或固体海水素,调配至所需的盐度,制成人工海水。
一般一升淡水需要加入30-35克的海盐,加入后需搅拌,并使用充氧泵增氧1-2小时。
控制水温
海鲜适宜的水温一般保持在18℃-15℃,水温过高会减少水中的含氧量,引起缺氧,促进细菌生长;水温过低会影响存活率。
保持充足的溶氧
鱼类、虾、贝类等用鳃呼吸,水中溶解氧含量应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低于3毫克/升时不适合鱼类生存。
通过增加换水次数、配置增氧装置、减少存养数量、增加光照时间、采用水循环系统、过滤暂养池的水等方法来增加水中溶解氧的含量。
定期添加与调整
配制好的海水会随水蒸发,需要定期添加海盐,保持盐浓度稳定。
其他管理措施
定期清塘消毒,清除淤泥和病原菌,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合理施肥,使用有机肥和化肥搭配,保持水质肥度和透明度。
补菌补藻,添加有益菌和藻种,增加水体的肥度和氧气含量,同时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
通过增氧设备或化学增氧剂提高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尤其在高温季节或养殖密度较高的情况下。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地配制和调整海鲜养殖水,为海鲜提供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