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投料的方法如下:

投饲量

投饲量应根据水体中载鱼量的变动而变动,并受饲料质量、鱼的种类、鱼体大小和水温、溶氧等环境因子以及管理水平的影响。

质量好的饲料由于利用率高,鱼类适口,可以少投些;否则应多投些。

不同种类的鱼对饲料的需求不同,摄食量大、争食力强的养殖区应多投喂,反之则少投。

摄食量通常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加,水中溶氧越高,鱼类摄食越旺,消化越快,因此投喂量应相应增多。

投喂次数及时间

建议采用“少量多次”的投喂方式,每天投喂2-3次,每次投喂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

投喂时间一般以上午8点-9点开始,下午4点半-5点结束,以适应不同种类鱼类的摄食习惯和生理需求。

投饲方式

主要有手撒法和机械投饵法两种。手撒法灵活,但费工费时;机械投饵省工省时,但不易掌握鱼的摄食情况。

现实中不少养殖户一次性投喂容易造成饲料浪费和水质败坏,应避免这种做法。

饲料选择与拌料

应根据不同养殖对象的营养需求,投喂营养全面的饲料,避免投喂霉变质劣的饲料。

饲料投喂量控制在2小时内吃完为宜,防止残饵腐败水质。

拌料时加水不宜过多,一般不要超过饲料量的25%,以免饲料过于松软影响摄食。

特殊情况的处理

水温28°-30°时投料要足,水温32°-33°时应减料20%。

秋初气温较高,施肥应坚持少量多次原则;秋末水温下降,应以施有机肥为主。

夏季高温时,午后水温高,投喂前半小时多开增氧机,降低水温,避免鱼体受伤。

观察与调整

观察投喂是否充足,可通过鱼群游向投料机周围、投完后鱼群不散开、肥满度等情况来判断。

根据鱼的生长情况和各阶段的营养需求,适时调整日投喂量和每次投喂量,确保鱼吃饱吃好。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科学、合理地进行水产养殖投料,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鱼类健康生长,同时保持水质清洁,减少疾病的发生。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