蔷薇大树的养殖方法如下:
时间选择
蔷薇最适合春季和秋季种植,尤其是秋季,因为秋季植株有一定的耐寒性,气候温暖湿润,栽植成活率高,还可以为越冬做准备。
土壤要求
蔷薇花喜肥沃、排水好的土壤,以腐殖质丰富的沙质壤土为最佳。一般将幼苗种植在腐叶土里,半个月即可生根。
播种与移栽
蔷薇种子秋季采收后保存,春季播种,冬季干燥环境下储存,春季将其埋没到沙土里,遮阴给水,一个月后即可出苗。幼苗春季增加浇水量,夏季开出灿烂花朵,秋季长出种苗。
苗木生长到20厘米以上即可移栽,适当清洗根部沙土,移植到合适的土壤中,根系周围泥土用手轻轻压实,然后放在通风有散射光的地方进行缓苗,一周后再正常进行水肥供给。
水肥管理
浇水要“干透浇透”,从萌芽到开花前可适当多浇,以土润而不渍水为度,花后浇水不可过多,土要见干见湿。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涝。
蔷薇喜肥,亦耐贫瘠,按“薄肥勤施”原则,不断供给各种养料。3月可施1~2次以氮为主的液肥,促长枝叶;4月至5月初施2~3次以磷钾为主的肥料,促其蕾多、蕾壮、花艳;花后再施一次复壮肥。秋末要施一次较充足的有机肥,以利冬季滋养根系。
整形和修剪
蔷薇应每年春季萌动前修剪一次,保证疏密适中、外形美观。每年冬季修剪老枝及密生枝条,保持透光及通风良好。夏末秋初,对生长不规则、分布不均衡的枝蔓随时调整、牵拉、绑扎。
盆栽蔷薇最好呈独干式,干上留3~5个主枝,主枝不可过长,主枝上的侧枝应更短些。冬剪时侧枝上的一年生枝条,只须留基部1~2个花芽,上部全部剪除。
病虫害防治
蔷薇易患白粉病,一经发现将病枝剪掉烧毁,以免传染,并喷200倍波尔多液或800倍70%甲基托布津溶液。
在多雨、潮湿、通风不良、日照差的条件下,蔷薇易患白粉病,应加强防治。
光照与通风
蔷薇是阳性花卉,喜温暖,亦耐寒,适宜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中生长。夏季要适当遮阴,避免植株被暴晒。
保持通风流畅,叶面喷水增加空气湿度,有助于植株健康生长。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养殖蔷薇大树,使其生长茂盛,花朵繁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