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鲤鱼养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种鱼选择
选择成熟、体重500克以上的种鱼。
雌鲤鱼腹部应膨大柔软,肛门和生殖孔周围红肿、充血;雄鲤鱼挤其腹部应有白色精液流出,且肛门附近无红肿。
雌雄搭配
以1∶5-7的比例进行搭配,多放雄鲤鱼可加速雌鲤鱼的发情。
吊水产卵
将雌雄种鱼放在鱼篓里进行吊水,并放置鱼巢,鱼背约低于水面3厘米,利用温差刺激和微流水刺激产卵。
若在每尾雌鲤鱼胸鳍基部无鳞处注射50%葡萄糖2毫升,产卵效果更好。
孵化须知
产卵池和孵化池水不宜过肥,保持微流水,水温以18-22℃为宜。
产卵巢可用根须通爽、不带泥浆的假水仙,剪去茎叶,防止粘住鱼卵被阳光晒死。
防止雄鱼吃卵粒,提高孵化率。
人工催情
在鲤鱼繁殖季节给培育的成熟雌鱼注射50%的葡萄糖液,注射部位是胸鳍基部无鳍处,每尾注射3-5毫升。
注射后将雌鱼放在产卵池里,每尾雌鱼搭配2尾雄鱼,保持微流水刺激,注射后10-15小时开始产卵,排卵量比自然排卵量提高40%左右。
池塘管理
适时消毒鱼塘:秋季水温较高,应在鱼花落塘前4-6天消毒,使用茶麸、生石灰或漂白粉等消毒剂。
控制水体老化:适当补肥,保持水体较高的肥度,持续开启过滤系统保证生化培菌正常运行。
控制氨氮和亚硝酸盐:秋季投喂量大,需及时分解转化残饵粪便和死亡藻类,防止水质恶化。
预防鱼类肝胆疾病:科学、适量投喂,定期拌喂侠肝义胆,减少脂肪在肝脏的累积,合理使用杀虫剂和杀藻剂。
投喂管理
秋季早期阶段,投喂要按照“四定”原则,投喂质量合格的全价配合饲料,投喂次数和量根据天气、气温、水质和鱼类摄食情况调整。
秋季中后期,水温逐渐降低,减少投喂次数和量,尽量晚停食,为鱼类越冬储备充足营养。
水质管理
及时加注新水,保持鱼池水位在较高水平,避免底质冲起,合理使用增氧机,保持池水溶氧在5mg/L以上。
定期检测池水的溶氧、pH值、氨氮、亚硝酸盐、透明度等指标,发现异常要及时采取换水、增氧、消毒等措施。
日常管理
每天早、中、晚巡塘,观察鱼的活动、摄食等情况,调整投喂和水质管理措施。
及时清除水中死鱼、杂草、漂浮物等,防止水质恶化,重点检查池水溶氧状况,防止鱼类浮头或泛塘。
适时起捕
根据鱼类的生长情况,适时起捕,避免鱼类过度密集,影响养殖效果。
通过以上技术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秋季鲤鱼的养殖效果,确保鱼类健康生长和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