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鸡的过程可以分为几个关键步骤,包括选址、鸡苗选择、饲料投喂、鸡舍管理、疾病防治以及适时销售。以下是详细的养鸡指南:
建造鸡舍
选址:选择交通便利、背风、光照充足、排灌正常、不积水的地方建造鸡舍。
规划:规划好休息舍和运动场,并准备好水槽、食槽及温度调控设备。
鸡苗管理
购买:到正规营业执照的地方购买优质鸡苗。
育雏:在育雏室育雏2小时,控制室温在30℃左右,添加高猛酸钾以防应激反应。
免疫:小鸡10-14日龄用鸡瘟Ⅳ系滴鼻,70日龄前后肌注鸡瘟Ⅰ苗,120日龄用鸡瘟Ⅰ系苗和灭活苗,保护率可达100%。
投喂饲料
育雏期:管理较严格,使用全价饲料,少量多餐。
育成期:逐渐放松管理,可以散养或圈养,添加青饲料、玉米、小麦等。
成鸡期:根据鸡的品种和饲养目的调整饲料,注意饲料中粗蛋白和动物性饲料的比例。
鸡舍管理
清洁:每天定时清洗水槽、食槽和粪便,定期消毒鸡舍。
防疫:注射疫苗防病,注意减少应激。
分类:按大小分类饲养,避免大鸡欺负小鸡。
放养
选择场地:选择地势高燥、避风向阳、环境安静、饮水方便的场地。
放牧密度:夏季30日龄、春秋45日龄、寒冬50~60日龄开始放牧,放牧密度为50~70只/亩。
饲料:放牧期间主要采食自然食物,晚上补喂配合饲料。
疾病防治
防疫措施:定期消毒、接种疫苗,注意环境卫生和饲养管理。
常见疾病:重点防治球虫病、卡氏白细胞虫病及消化道寄生虫病,中后期尽量不用人工合成药物。
适时销售
饲养期:根据鸡的品种和饲养目的确定合适的饲养期,确保鸡肉质量和成本效益。
建议
品种选择:根据当地环境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鸡种,如肉鸡、蛋鸡或土鸡。
饲料管理:注意饲料的质量和营养成分,避免使用发霉的饲料。
疾病控制: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药物预防,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
环境管理:保持鸡舍干净、通风良好,减少应激反应。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提高养鸡的成功率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