鱿鱼的养殖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水泥池养殖
选择合适的海域和养殖区域,保证海水质量。
建造80cm深的水泥池,池塘底部铺上海泥。
注入海水后投放鱿鱼幼苗,每天投喂一次,下午进行,并每天换水以保持水质。
这种方法生长速度较快,但无法大规模养殖,劳动强度大。
围网养殖
选择适合的海域,确定养殖规模,并提前准备好消毒后的网箱。
围网养殖类似于网箱养殖,养殖规模可大可小,成本低,是当前较为理想的养殖方式。
塑瓶养殖
利用野生章鱼幼苗进行养殖,使用塑料瓶(如饮料瓶、水瓶)作为养殖工具。
打细孔并封好瓶口,用绳子穿起,将章鱼放入塑料瓶中,放置在海水中养殖。
为掌握生长情况和后期管理,可在吊绳上加上浮球,这种养殖方法简单易操作,但生长速度慢。
鱿鱼养殖管理
日常巡塘
观察鱿鱼的活动状态是否正常。
检查是否缺氧,若鱿鱼受惊后不下水或下水后爬上来,说明水中缺氧或水质变坏,需立即换水或增氧。
检查是否有敌害动物,如水蛇、水老鼠等,并及时采取除害措施。
观察是否有自相残食现象,需加喂适口饵料和保护措施。
检查防逃设施是否完好,及时修补漏洞。
节省饲料
选择经济适用的饵料,如鱼、虾、螺、蚌、动物下脚料等。
根据鱿鱼的生长阶段搭配饵料,幼鱿鱼阶段需保证充足的优质饵料,成鱿鱼可适当调整饲料搭配比例。
自制饲料,将小杂鱼、虾、昆虫、螺蚌、动物内脏搅碎,配以少量预混料和青菜,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根据鱿鱼的摄食情况和生长时期,合理控制投饵量和次数,减少浪费。
网箱设置
准备合适的网箱,网眼比鱼种个体小,防止鱿鱼逃脱。
放入合适的鱿鱼苗,保障其有充分的游动空间,避免密度过高导致互相残杀。
饵料以价格低廉的小杂鱼和贝类为主,注意新鲜度,残饵多时减少投饵。
控制水温在13℃左右,以提高养殖效益。
水温调节
鱿鱼是趋温动物,水温在13℃左右摄食行为不规则,7℃以下不摄食。
因此,要保证网箱内的水温在适宜范围内,通常在15-23℃之间,春、秋季养殖效果最佳。
种苗选择
选用笼捕或底曳网捕捉的鱿鱼苗,放养密度根据水温和水流状况调整。
大型网箱每立方米放养苗种36-42kg,小型网箱每立方米放养苗种25-30kg。
为防止苗种相互残杀,应放同一批苗种,并在饱食后放入网箱。
水质管理
定期清洗网箱,保持水质清洁,防止疾病的发生。
在秋冬季节加强肥水,每周每667平方米施腐熟人畜粪肥500公斤,使水色转深,达到肥水养鱼的目的。
通过以上方法和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鱿鱼的养殖效率和成活率,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