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斑鱼的养殖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鱼苗放养

鱼苗全长25-5厘米时,放养于塑料框(餐桌罩)饲养,放养密度500-1000尾/框。

全长5-9厘米时,放养于塑料小网箱内饲养,放养密度为1000-1500尾/箱。

全长10-20厘米时,直接放入10米³的圆形水泥池中饲养。

苗种放养时,必须进行严格的筛选和消毒,将不同规模的苗种分开饲养。

饵料投喂

苗种饲养期间的饵料主要以冰鲜小杂鱼、小虾为主。

苗种全长25-5厘米时,每天投喂6次,上、下午各3次,投饵量为12%-20%。

全长5-9厘米时段,每天投喂4次,上、下午各2次,投饵量为8%-12%。

全长10-20厘米时段,每天投喂2-3次,上、下午各1-2次,投饵量为4%-6%。

苗种2-5厘米时段,可将冰鲜小杂鱼、小杂虾制成鱼糜投喂;5厘米以上苗种可根据鱼种口径大小将冰鲜小杂鱼剪成块状投喂,用小毛虾、小杂鱼仔为饵时可直接投喂。

水质管理

苗种饲养期间,换水量应根据不同季节、不同饵料品种情况而定。

正常情况下,应在每次投饵完成后乾地大排换水,及时清除池底残饵、粪便,保持24小时连续不断充气和对流水。

水温高于25℃时的换水量为8-10个循环,平时4-5个循环。

可以在水中添加适量的磷酸铵和尿素。

场地要求

饲养珍珠石斑鱼前期需要合理建造场地,最好是能挖建1.5-1.8米的深池,并且铺上一层沙子。

珍珠石斑鱼喜欢栖息在沙面上,可以在池子中放入一些水草植物。

为了防止寒冷,养殖池应安装方便控制水温的设备。

投放要求

选择健康的鱼苗进行投放,最好鱼苗能够达到3厘米左右的大小,这样可以增加珍珠石斑鱼的存活率。

养殖珍珠石斑鱼的密度不建议太高,每亩一般养殖300~350尾会比较合适。

日常管理

主要包括巡塘,观察鱼苗吃食、活动、水色变化等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投饲量和做好预防鱼病工作。

及时分养,当鱼苗生长规格出现较大差异时,要进行分养,以免影响鱼苗成活率。

疾病防治

在养殖过程中,很少依赖药物,而是把更多的心思放在了日常管理防控当中,定期进行消毒和杀虫工作。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珍珠斑鱼,提高成活率和养殖效益。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