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蝌蚪苗子的方法如下:
选择合适的地点和容器
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环境安静的地方建池。可以使用玻璃瓶、陶瓷烘焙器皿或室外小水池等作为养殖容器。
池埂高40厘米左右,坡度为1:3,池边用40目的筛绢网围好,筛绢要高出池底1米,筛绢底部应有20-30厘米埋进土里,防止田鸡外逃。
水质管理
水质要清洁,无污染,水温保持在20~29℃,pH值6~8。可以使用纯净水或雨水,避免使用自来水,若使用自来水,则需静置24小时后使用。
定期换水,一般每天换一次,每次换掉一半的水,保持水质新鲜。
放养密度
初期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500—1000尾,随着蝌蚪的生长,密度逐渐减小。每平方米水面放养600-800尾为宜。
饲料投喂
孵化1-10天的蝌蚪可喂煮熟的蛋黄,一小时后换水一次。10-20天的蝌蚪喂植物性饵料,50-70天的蝌蚪少量多餐投喂饵料。
刚孵化出膜的蝌蚪以卵黄囊为营养,此时期不用投喂饲料。出膜4—5天后可供给少许蛋黄、豆浆及浮游生物等。
不到20天的蝌蚪,如投喂鱼、番薯等大块饲料时,需调成糊状供其食用。到一个月左右时,就可用较粗的饲料喂养,如整条死鱼、西瓜皮、南瓜、果皮等,日投喂量为蝌蚪体重的10%左右。
为促进蝌蚪快速生长,可适当增加动物性饵料,如鱼粉、动物内脏等。
环境管理
蝌蚪不喜欢阳光暴晒,所以尽量让它们呆在阴凉的地方。可以在容器上加盖遮阳设施,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容器内可以放一些水草,水草能不停地从水中吸收蝌蚪呼出来的二氧化碳,放出蝌蚪所需的氧气,供给蝌蚪呼吸用。
疾病防治
定期检查水质,保持水质清洁,及时处理残饵及粪便,防止疾病的发生。
分级饲养
根据蝌蚪的大小进行分级饲养,随着蝌蚪的生长,饲养密度逐渐减小,避免因密度过大而影响蝌蚪的生长和发育。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蝌蚪苗子,确保它们健康生长并最终变态成幼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