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里养殖平菇,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 室内摆袋养殖
购买菌包:
购买已经接种好的平菇菌包。
划口喷水:
在菌包上划上十字形的小口,早晚各喷一次水,保持菌包湿润。
温度控制:
将菌包放置在阴凉处,温度控制在20℃左右,湿度在85%左右。
出菇管理:
5天后菌包会长出菇蕾,之后加大浇水的次数和水量,一般10-20天即可收获。
2. 室内发酵料平铺养殖
材料准备:
玉米芯、棉籽壳、木屑、麦麸等,加上生石灰等辅料按一定比例混合。
堆制发酵:
将混合好的材料进行堆制,堆制完成后接种平菇菌种。
种植容器:
选择摆袋方法在室内养殖,也可以选择发酵料平铺的方法。
3. 室内袋装覆土养殖
材料准备:
同样使用玉米芯、棉籽壳等原料,加上生石灰等辅料。
堆制发酵:
将混合好的材料进行堆制,堆制完成后接种平菇菌种。
袋装覆土:
将发酵好的料装入塑料袋中,然后在袋子上覆土,进行室内养殖。
4. 室外养殖
场地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通风良好的场地,可以挖深30厘米、宽1米、长不限的畦床,床底略呈龟背状,床与床之间相隔80厘米以上,并留好排水沟。
消毒处理:
畦床用1000倍敌敌畏喷洒杀虫,再用5%石灰水消毒杀菌。
菌袋摆放:
将发好菌的菌袋塑料膜包去,把菌棒横卧于床内,菌棒间相隔2-3厘米,排满畦床。
覆土浇水:
在菌棒上覆一层4-5厘米厚的覆土,用水均匀浇灌,直到覆土层全部吃透水。在室外修建的畦床,要架设小拱棚,覆盖塑料膜或草莲等遮阴物。一般7-10天就可出菇。
5. 其他注意事项
温度控制:平菇适宜在20℃-35℃的温度之间生长,温度超过28℃会导致菇柄变长、菇伞变薄、颜色变浅。
湿度控制:出菇阶段要保持菇房空气相对湿度在90%左右,避免床面大水浇灌。
通风换气:菌丝生长阶段和出菇阶段都需要良好的通风条件,防止霉菌感染和积水过多。
光照:平菇菌丝体在黑暗环境中生长,不需要光线,但出菇阶段需要一定的散射光。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在家里成功养殖平菇。选择合适的养殖方法,注意温度、湿度和通风管理,可以大大提高平菇的产量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