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大规格养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选用良种
选择优质蟹种是养殖大规格河蟹的关键。应选用自育或本地培育的长扛水系体质健壮、无病无伤、规格整齐、附肢健全、有光泽、活动力强的中华绒螯蟹幼蟹作为蟹种。要防止使用来源不明的幼蟹。
种植水生植物
在养殖成蟹水域中种植水生植物,一是作为蟹天然优质的植物性饲料;二是为河蟹提供栖息和蜕壳的隐蔽场所,减少相互残杀;三是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增加水中溶氧量,吸收水体中的有机质,防止水质营养化,保持水质清新。
清塘消毒
第一次清塘在上年度11月份河蟹起捕结束后,塘内留水10-30厘米,用生石灰100-150公斤/亩兑水进行全池泼洒。第二次清塘在投放扣蟹前10天左右进行,塘内水深30-50厘米,用消毒剂进行第二次清塘,彻底清除野杂鱼与病原体。
精选蟹种
投放本地培育的优质蟹种,规格在80只/公斤左右,亩放700只。投放时间在3月底前,以减少扣蟹损伤及病害发生,达到早放养、早适应、早开食,有利于养成大规格河蟹。
培肥水质
早期培肥水质非常关键,一是为早期蟹类生长提供营养和生物基础饵料,二是改善水体营养状况和水色,达到肥、活、嫩、爽,抑制青苔生长。肥料有鸡、牛粪肥,施肥前做好腐熟发酵消毒处理。
种草投螺
水草以多品种种植方式,早春以伊乐藻为主,覆盖率30%左右,5月份沿环形沟内侧拉去50%的伊乐藻,并割茬两次,防止其疯长死亡破坏水质;中期以轮叶黑藻为主,覆盖率控制在50%,后期以苦草为主,覆盖率为20%。螺蛳以亩放500公斤左右为宜,分三次投放。
饵料投喂
投喂量较大,干物质累计投喂量每亩850斤,1-2壳以饲料为主,冻鱼为辅;3-5壳冻鱼+饲料+冻鱼投喂,加大冻鱼的投喂量;同时公母投喂的量也有差距,根据蜕壳时间加大投喂量,减少互残。到10月份以后,降低冻鱼的投喂频率,采取1天冻鱼+1天饲料+1天玉米的投喂方式。
控制密度
一般800只~1000只/亩,最多不超过1200只/亩。普通模式多放,3+5模式少放;有增氧机多放,没增氧机少放;水草较好多放,水草不好少放。
水质管理
保持水质标准:溶解氧含量要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pH值应保持在7.0~8.5,氨氮应保持在0.2~0.3毫克/升。定期清淤、晒塘、消毒,保持水体清洁和生态平衡。
病害防治
注意水草的虫害防治,确保伊乐藻、轮叶黑藻不露出水面。使用生物或化学方法及时杀灭摇蚊幼虫、蜻蜓幼虫和菱角水螟等害虫。
通过以上综合技术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河蟹的养殖成活率和规格,最终达到大规格河蟹的养殖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