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虫(通常指的是豆天蛾的幼虫)的养殖方法可以分为种苗培育和成虫养殖两个阶段。以下是详细的养殖步骤:
种苗培育
种虫培育
在室内水泥池中铺设30公分粘土,每天1-2次进排水并投喂人工配合饲料1-2次。
成熟的种虫在进水后会游到水面,发现后及时捞取,在人工条件下完成交配受精。
孵化
在恒温状态下,连续充气带动水流循环,保持受精卵呈悬浮状态进行孵化。
将孵化出来健康的幼体转入育苗池或者成虫培育池。
成虫养殖
幼体养殖
幼体进入养殖池时,一开始营浮游生活,养殖池内需保持20-30公分的水位。
放入幼体之前进水20-30公分,施肥培育天然饵料,进排水均用筛绢网过滤,保证敌害生物不进入池内,沙蚕幼体不排出池外。
当沙蚕幼体附着底泥后,按潮汐规律进排水并投喂人工饲料。每天做好养殖记录,定期测定成长情况、密度。
收获上市
一般采用人工挖掘收获成虫,降温包装上市。如果需要兼顾豆虫和青虫的养殖,施肥还是有必要的。
放养时期与大豆品种选择
放养时期
本地豆无蛾幼虫多在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发生,到8月底至9月初陆续入土越冬。
放养适期提前有利于幼虫取食生长,增大个体虫重。过早或过晚放养都会影响幼虫的产量和品质。
大豆品种选择
选择具有植株高大、生长旺盛、叶片多而大的无限结荚习性的大豆品种,以提供尽可能多的豆叶食料。
这样可以增加养虫量,提高单位面积的幼虫产量。
其他注意事项
养殖过程中要定期清理养殖池,保持水质清洁,防止疾病的发生。
根据养殖情况和环境变化,适时调整养殖密度和饲料投喂量。
注意防治敌害,如鸟类、蜘蛛等。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青虫的养殖,并获得较高的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