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饲养青蟹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场地选择

养殖池塘应选择无工业废水、无污染、水质清新、pH值在7.8-8.6之间、水温在10℃-30℃以内、潮差大的地方。池塘面积以单养青蟹的池塘3亩-5亩为宜,各项设施要求完善。

水质管理

保持水质干净清澈,定期换水,一般7-10天换一次水,高温期间每天注水10-20厘米,3-4天换一次水。保持水位在0.5-0.8米,养殖中期气温偏高时,水深控制在1.2米左右。

注因为青蟹会出现脱壳的情况,因此要保证水质的干净卫生和充足的溶氧量。

饲料管理

青蟹是肉食性动物,主要以动物内脏、小鱼、小虾、蜗牛壳等为食。人工投喂时,最好选择在傍晚进行,投喂量要根据每天的天气、水质、温度以及青蟹胃口来决定,一般在夏天吃得多,冬天吃得少。

可以利用天然饲料如淡水螺蛳、牡蛎、兰蛤等贝壳类,同时辅以配合饲料。投喂淡水螺蛳与配合饲料可以减少海水类疾病传播。

越冬措施

青蟹不适合在低温环境下生长,冬天要保暖。当气温低于10摄氏度时,应提高池塘水位和水温,并停止投喂青蟹,待天气转暖后再投喂。

防逃措施

螃蟹擅长逃跑,因此池塘壁应用水泥加固,防止挖掘打洞。池塘水深可以离岸远一些,离岸30厘米左右,周围要加细铁丝网,网子高度要有1米高。

定期巡塘

每天早晚各巡一次池塘,观察青蟹的进食情况以及水质的变化情况。做好进出水设备、防逃设备的维护,并定时查看天气预报,做好各种恶劣天气的应对。

消毒与放养

放养前需用5克/立方米高锰酸钾溶液浸泡苗种15分钟,或用纯淡水浸泡15-30分钟,以灭杀体表病菌。放养密度一般以4-6只/平方米为宜,放养时在池中设置一块“暂养区”。

养殖周期

如果从春天引进蟹苗养殖,大概在12月时候能养成扣蟹,第二年继续进行养殖,第二年的秋季可以完成上市。整个养殖周期大概只一年半左右,但如果从孵卵开始培育可能需要两年时间。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在家饲养青蟹。在整个养殖过程中,保持水质、饲料和环境的稳定是至关重要的。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