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准备
在建棚前,需要将地面上的蚂蚁、蝼蛄等天敌消灭干净,可采用捕捉、诱杀、开水烫等方法。这些昆虫会捕食蝗虫和破坏蝗卵,因此在棚内不能有它们的存在。
地面处理
棚内地面应高于周围地面10厘米左右,以便于雨季排水。土质最好选择砂壤土,这种土不易结块,便于产卵和取卵。
种植作物
在四月中旬,可以在建棚地面上种上小麦等作物,以备幼蝗食用。
建造面积
养殖棚的面积应根据饲养蝗虫的数量来确定。例如,养一万只蝗虫,需要十五平方米的空间。
棚架和棚罩
可以利用院内外空闲的地方,用铁丝、木棍、竹片等材料建造一个棚支架。然后,根据棚架的大小,用棱布(纱窗布)做一个像蚊帐一样的棚罩,挂于棚架上,底边埋在地下,留下门口,门口安上拉锁,以防止蝗虫跑出和便于进出喂养管理。
棚的高度
棚的高度建议在1.5—2米之间,这样可以保温和防雨。在温度高的时候和蝗虫较大(大龄以上)不怕下雨时,可以不罩塑料布。
覆盖材料
为了保温和防雨,棚外可以罩塑料布。在自然条件下养殖飞蝗,棚的建造必须在四月底以前完工,选择阳光充足的地方为宜。
环境控制
蚂蚱的适宜发育温度为25~32℃,相对湿度为85%~92%,土壤含水量应保持在15%~18%。温度低于14℃或高于40℃时,蚂蚱会逐渐停食死亡。
卵的孵化
在气温达到28~30℃时,蚂蚱卵开始孵化。先准备无毒土壤和锯末粉按1∶2搅拌,含水量为20%~30%,铺3~5厘米的土在器皿中拍实,然后将蚂蚱卵布于土上,盖上约1厘米厚的混合土。最后,器皿上再罩上一层薄膜,每半天检查1次,发现小蚂蚱后,适当调整湿度和温度。
通过以上步骤和要点,可以建造一个适宜蝗虫生长的养殖棚,确保蝗虫的健康生长和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