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鱼养殖土坑的饲养方法如下:

放养前的准备

土池条件:土池面积不宜过大,以0.5-1亩为宜,水深40-60厘米,但深水区应达到1米以上,以便越冬。

鱼池消毒:放养前10天,将池水加至0.4米,每平方米用200克生石灰化成浆全池泼洒。放养前还需进行试养,确保试水鱼1天后成活正常方可放鱼。

适时肥水:在放养鱼苗前一周,池内施放一次经发酵的鸡粪或牛粪等有机肥,每亩水面施肥400千克,以培养适口的浮游生物作为饵料。

鱼种放养

鱼苗来源:鱼苗应来自新鱼在鱼盆产卵孵化出来的仔鱼,待其体长达到1.5-2厘米时,准备放入土坑。

放养时间和密度:放养时间一般为6月中旬前后,即鱼苗孵化出后30-45天。放养密度按体长1.5-2厘米的鱼苗计算,每亩水面养15万-20万尾。

饲养管理

投喂饵料:初期主要投喂湿鱼虫,投饵量为与金鱼头部大小相等的一团。一个月后,逐渐改为投喂干鱼虫和人工配合饵料,投饵量应根据金鱼食欲及消化情况灵活掌握。

掌握水位:刚投放鱼苗时,浅水区水位控制在0.4-0.5米,深水区在0.6-0.7米。进入盛夏,深水区应达1米,防止“烫尾”。入秋后,水深保持在0.7米左右,冬季结冰后保持冰层30厘米以上。

拉网分塘:放养一个月后,到7月中旬,鱼体长3-5厘米时,应拉网进行规格和密度调整,挑出体质差、个体小的鱼,使规格整齐。之后,放养密度调整为每亩7万-8万尾。再经约2个月的生长,鱼全长6-10厘米,即可作为商品鱼出售。

日常管理:每天早晚巡池,观察金鱼活动和水质情况。早晨特别注意观察金鱼是否有浮头现象,傍晚观察金鱼摄食情况,确定次日投喂量。及时清除有害物和池中漂浮的脏东西,防止鸭子、猫及水鸟等入池危害金鱼。每隔20-30天,向池中泼洒生石灰水,每次每平方米水面用生石灰20-30克。

疾病防治

饲养水中添加0.01%-0.03%的盐,可以预防鱼病的发生。春、秋季节为金鱼多发病季节,需细心观察,早发现疾病,及早进行治疗。

通过以上步骤,您可以更好地进行金鱼养殖土坑的管理,确保金鱼健康生长。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