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的养殖方法有多种,以下是一种家庭养殖蚯蚓的方法,以确保蚯蚓肥美:
场地选择
选择离猪场较近、地势平坦、温暖、潮湿、植物茂盛、天然食物丰富、僻静、没有污染、接近自然环境、水源方便、土壤柔软且富含腐植物的地方。
引种事项
选择体型健壮饱满、活泼爱动、爬行迅速、粗细均匀的蚯蚓,这样的蚯蚓体质好、抗病力强。种蚯蚓要色泽鲜亮,身体各部位基本一致,光泽柔润,体态丰满。
基料饲料
基料是蚯蚓栖息的物质材料,同时又是蚯蚓的食物来源。以牛粪、稻草或瓜果混合为基料,将新鲜猪粪60%、草料40%加入一定量的EM菌发酵液和红糖拌匀,充分浇水,使其在55%~70%之间,堆积高为1m左右,让其松散不要压实,盖地膜密封厌氧发酵20天备用(每周翻堆一次、添加水分)。
养殖床建立
蚯蚓养殖床应建立在地势平坦、土质松软、没有大块的土块、能灌溉能排水的地方。首先将地面平整,将发酵好的基料均匀的铺在地上,铺设厚度为10cm左右,宽度为1.0m左右。铺好后将蚯蚓种均匀的洒在基料上,蚯蚓要洒均匀,一般每平方米可以投放0.25kg~0.40kg,夏季密度可以小些,冬季密度大些。铺好蚯蚓后,在蚯蚓上面再铺上一层基料,基料上面覆盖一层稻草,达到保温保湿的目的。铺好后在基料上浇上适量的水,一天后进行检查。
温湿度管理
温湿度对蚯蚓的生长发育有重要的影响,生长温度为5℃~30℃,最适合温度为20℃。养殖期间,室内要常通风,保持温度18℃以上,饲料堆湿度70%~80%。冬季注意保温,夏季经常用喷雾器喷洒凉水降温。
饲料投喂
蚯蚓主要以腐烂的有机物为食,如经发酵的秸秆、有机肥、牛粪等。饲料的碳氮比应调节在50-75%,堆制时一层秸秆,一层粪便,中间可以浇些人粪尿,含水量60-65%,发酵时堆温不超过65-70度。经过两到三次翻堆,肥料无臭味就可以使用了。
日常管理
每天进行通风3-4次,保持养殖箱内的空气流通。当蚯蚓长到商品规格后,就可将大的蚯蚓进行捕捉,以保持养殖箱内的密度适中。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蚯蚓,使其肥美健康。注意定期检查养殖箱内的温湿度和饲料状况,及时调整,以保证蚯蚓的最佳生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