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母猪壳鱼怎么养殖

养殖母猪壳鱼(笋壳鱼)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场地和设备

养殖池面积建议在4亩左右,底部设置淤泥,有利于笋壳鱼活动。

进水口和排水口需设置网,防止鱼逃跑。

池塘需要彻底消毒处理。

选择鱼苗

选择身体长度在10厘米左右、大小均匀且健康的笋壳鱼苗,数量控制在3500条左右。

喂食

鱼苗期主要喂食轮虫、枝角类、桡足类动物。

成鱼期可喂食各种水生昆虫和鱼类。

饲料中可掺入鳗鱼粉增加粘性,并定期添加维生素C、大蒜素、肝胆康及三黄散等药物预防疾病。

水温

适宜的水温为22度以上,低于22度会影响食欲。

水质管理

每隔半个月更换一次新水,并进行消毒处理。

保持水质清洁,定期使用聚维酮碘和三黄散混合液进行杀菌,用混杀安等杀虫剂杀虫。

放养密度

规格为100克以上的笋壳鱼放养密度为1000~1500尾/亩,避免过密养殖导致生长速度慢和疾病发生。

越冬管理

笋壳鱼为暖水性鱼类,适温16~35℃,11℃以下会死亡。

11月份需完成过冬温棚搭建,高温天气注意通风,寒冷天气则关闭增氧设备以保持温度。

分级饲养

根据笋壳鱼生长速度进行分级,每3个月分级一次,避免残杀和抢食,挑选大小分开养殖。

药物预防

定期消毒及杀虫,每月2~3次,使用聚维酮碘和三黄散混合液进行杀菌,用混杀安等杀虫剂进行杀虫。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养殖母猪壳鱼,提高养殖成功率和产量。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