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养殖鸭子,可以遵循以下步骤和技巧:
选择鸭雏
选择健康、体型适中的鸭雏,避免选择过小或过大的鸭苗。鸭苗生长15天左右可以放在外面养殖。
鸭舍准备
选择背阳且通风的地方建造鸭舍,鸭舍应宽敞且干净,注意保持干燥清洁。
对鸭舍进行熏蒸和喷雾消毒,确保空舍期适当。
饲料选择
饲料以谷实类、糠麸类、块根、块茎和瓜类、糟渣类为主。具体饲料包括玉米、小麦、麦麸、大麦、燕麦、高粱、碎米、稻谷、小米、次粉、麦麸、玉米糠、统糠、马铃薯、甘薯、胡萝卜、南瓜、西葫芦等。
雏鸭出壳后先饮水后开食,饮水中可加入适量的葡萄糖以提高食欲。
育雏管理
雏鸭的室温应保持在20℃~26℃,并在室内地面上垫上松软的稻草。定期用手轻拨雏鸭,防止被挤死。
雏鸭下水时间应逐渐延长,第一次下水时间不宜过长,大约半个小时,之后每天游水时间逐渐增加。
保持育雏室空气流通,合理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干燥。
饲养密度
初生雏鸭的饲养密度一般控制在25只/平方米,随着雏鸭生长,饲养密度逐步减小,到4周龄时为7~8只/平方米。
分群管理
针对每批雏鸭中存在的强弱个体情况,进行分群管理和不同的饲养待遇,确保整个群体的均匀发育。
放养管理
选择放牧草地时,应选择离鸭舍不远的地方,道路平坦,坡度不大,注意不能有沟。放牧草地应有丰富的牧草和干净的水源。
春季增加放牧时间,多喂些精饲料,增加光照;夏季注意防暑降温,中午避免在浅水田中放牧;秋季增加饲料喂养,选择水较浅的地方;冬季注意保暖,鸭子产蛋期增加放牧时间。
疫病防治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如鸭瘟、鸭病毒性肝炎、鸭传染性浆膜炎、禽流感疫苗等。
保持鸭舍清洁卫生,定期清理粪便,食槽和饮水要经常更换和消毒。
通过以上步骤和技巧,可以有效提高农村养鸭的成功率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