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河蟹怎么选择养殖的

稻田河蟹的养殖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稻田选择

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排灌方便、保水力强、无污染和较规则的田块。田埂应加高加固,防止河蟹逃跑。

田间工程

挖蟹沟:在田块四周距埂1~2米处挖宽2~3米的复堆河,河深1米。河中建“暗岛”供蟹打洞、进食和蜕壳。在面积大的田块中间开挖呈“日”“田”等外形的蟹沟,沟宽、深均为50厘米,沟沟相通。

加固田埂:利用挖沟取的土加高培厚田埂,田埂高度0.8~1.5米为宜,顶宽1米以上,施工时要压实夯牢。

安装进出水口:进出水口分别建在田块两端,用涵地基要夯实,进排水口用聚乙烯网片密封,再建一道竹栅加盖网片,防蟹外逃。

水质管理

保持水质良好,溶氧丰富,蜕壳期间溶氧不宜过低。定期泼洒生石灰,调节水质和增加钙质。

防逃设施

稻田四周用水泥板或玻璃钢板围起来,水泥板高度50~60厘米,顶部设置向内缩的檐,防止螃蟹翻过水泥板逃跑。

水稻种植

选择抗倒伏性强、抗逆性好、品质优良的水稻品种。插秧后15天左右进行除草,以人工除草为好。水稻品种应选择晚熟、抗倒伏品种。

苗种选择及放养

蟹种要求规格一致、体质健壮、无伤无病。放养密度根据稻田情况灵活掌握,一般每亩稻田放养500只扣蟹,规格为10克/只左右。放养前应对蟹沟进行暂养鱼试水,检验蟹沟水药性是否消失。

饲料投喂

河蟹以稻田中杂草、虫等为食,同时应补充适量饲料。饲料投放应按照“四看四定”的原则,即看水温、看水色、看天气、看蟹的吃食情况,定时、定点、定质、定量。

养殖管理

定期消毒,保持稻田清洁。每半月投喂一次药饵,掺入饲料中的药物有土霉、四病灵等,预防疾病发生。适时捕捞销售,一般10月份捕捞,11月中旬结束。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选择并实践稻田河蟹的养殖方法,实现稻蟹共生,提高经济效益。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