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羽鸡的饲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鸡舍要求
鸡舍建设时首先要考虑保温,确保鸡舍的主体结构、保温、通透性和卫生条件良好,以降低白羽鸡的发病率和淘汰率。
育雏管理
在育雏期,要合理控制鸡舍的温湿度、空气新鲜度和密度。温度应控制在适宜范围内,避免雏鸡扎堆张口呼吸,湿度控制在60%左右以预防呼吸道疾病。保持鸡舍的通透性,确保充足的氧气供应,防止雏鸡缺氧。
饲料管理
饲料投喂要保证营养充足且比例合适,促进白羽鸡的生长。根据白羽肉鸡的生长时期调整饲料,前期需补充大量蛋白质,后期则需大量能量以提高抗病能力。
饮水管理
保证白羽鸡有充足的饮水,特别是在出壳24小时内要饮足水,并定期检测饮水中的微生物指标,防止饮水污染。
通风管理
通风工作对于营造适宜的生长环境至关重要,可以提高鸡舍内的空气质量,排除有害气体如氨气和二氧化碳,降低疾病发生率。
环境控制
保持鸡舍内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的稳定,保持空气流通,减少有害气体浓度,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防疫措施
加强防疫工作,定期进行疫苗接种,保持鸡舍清洁卫生,减少疫病发生。
日常管理
定期对白羽鸡进行疫苗接种、驱虫、检疫等工作,确保鸡群健康。做好病死鸡的无害化处理,防止疫病传播。
合理用药
在养殖过程中,合理使用药物进行防治,避免药物使用误区,如在开口时使用氯苯尼考会抑制鸡的免疫,可以用头孢类抗生素替换。
饲养密度与光照
根据鸡舍结构和白羽肉鸡的日龄调整饲养密度,确保每只鸡有足够的生活空间。合理控制光照时间和强度,特别是在育雏期和后期的光照管理。
断喙与免疫
出壳后或10-14日龄进行断喙,断喙后料中适量添加维生素K和维生素C,饮水中加青霉素,以减少饲料浪费和防止外伤感染。
通过上述综合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白羽鸡的养殖效益和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