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方冬天养殖蚯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场地选址与养殖床设计

选址应远离居民区、交通干线,与堆粪场距离50m以上,与养殖场距离1km以上,地势高燥、平整、通风、排水通畅。

养殖床可以采用垄式或箱式,垄式养殖床宽1m,高0.3m,随着上料和喷水,垄宽可达1.5m,高0.3-0.5m,垄间距与垄宽为1:1,方便添加基质和采收蚯蚓。

蚯蚓品种选择

选择繁殖倍数高、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适合人工养殖的蚯蚓品种,如大平2号、大平3号。

养殖环境控制

养殖基质温度控制在15-27℃,湿度控制在60-70%,pH控制在6-8。

南方冬季可以加盖塑料棚或盖塑料布,白天揭开,早晚盖好,并及时浇水保湿。

北方冬季可以加盖塑料布、厚稻草或秸秆等进行防寒处理,保证蚯蚓顺利越冬。

养殖基质补充

基质补充应先少后多,先少量添加,再适量增加,以保持基质湿润和透气。

保种越冬

冬季来临前,选取个大成年蚯蚓加工利用,小蚯蚓留作种用。料床加厚到0.5m以上,上面覆盖一层半发酵饲料,或新料和陈料夹层堆积,保持排水沟畅通,开春后可逐渐撤除。

保温越冬

室外保温越冬,利用饲料发酵产生的热、大棚或光照等来稳定蚓床温度。蚓床深1m,宽1.5m,长5m以上。底部先垫一层10cm干草,上覆30cm发酵过的畜禽混合粪料,粪料要捣碎,保持松散、透气,上面再覆10cm厚干草,干草上铺草袋两条,再投含蚯蚓粪的培养料30cm,料上覆稻草,草上再覆10cm发酵粪料,最后盖上塑料薄膜。晴天中午可打开透气,还可为蚓床提温。

低温养殖

清除蚓床附近遮阴物,保证蚓床光照充足。秋季建的床料不再减薄,逐次加料增加床的厚度。晴天中午揭开稻草,喷些水雾至蚓床表面,重新覆盖,以保持稻草干燥。

避免使用化学药物

冬季应尽量避免使用化学药物,如农业除草剂或杀虫剂,以减少对蚯蚓的不必要伤害。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保护蚯蚓免受低温的影响,确保它们在冬季能够正常生长和繁殖。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