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夏天怎么养殖好活

夏天养殖泥鳅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增加水深 :保证水深不低于1米,以避免水温过高导致泥鳅生长受阻。

保证水质

坚持日巡塘至少两次,查看水质,水体溶解氧不低于4mg/L,pH值7.5~8.5,透明度20~30cm。

若发现水源水质偏差,可于晴天施用菌相宝EM菌调水,1次/周。

每月全塘消毒两次,消毒剂可选择聚维酮碘、二氧化氯等。

水生植物

夏季可按塘口1/3面积栽植水生植物,如茭白、水芹菜、水葫芦、慈姑、空心菜、水花生、凤眼莲、莲藕等,以起到调水作用。

饲料质量

泥鳅夏季生长迅速,应增加鲜活动物性蛋白饲料占比,如螺蚌肉、鲜蚯蚓和蝇蛆等,同时增加日喂次数到3次/日,日投喂量以泥鳅当天吃完为宜。

饵料一定要新鲜,切忌投喂变质、腐臭饲料,以免泥鳅吃后患肠胃病。

病害防控

泥鳅夏季发病率较高,特别是肠炎、烂鳃、水霉病等,应采取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水体消毒2-3次/月,可采用二氧化氯、漂白粉、二溴海因或溴氯海因等全塘泼洒,以灭杀水体中的病原菌,预防细菌性鱼病。

每周2次加拌丁酸梭菌等为主的预防肠炎、调节肝脏等疾病的添加剂,推荐可以使用渔是畅菌宝。

防止水温过高

适宜泥鳅生长的水温在22-28℃,超过30℃必须人工调节,如多次少量换水,同时改善水体环境。

遮荫降温

在池子四周种植南瓜、丝瓜、葡萄等攀援植物或用稻草搭棚遮阳,也可在鳅池水面投入适量浮水植物,如水葫芦、水浮莲、浮萍等遮阳。

饲料投喂

根据天气、水温等环境变化,及时调整饲料蛋白含量和饲料投喂量,减少残饵。

建议日投料量占泥鳅体重的5-8%。

巡塘管理

加强巡塘,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如发现蓝藻,及时捞出,平时可通过全塘泼洒药剂来改善水体,定期换水。

通过以上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泥鳅在夏天的养殖效果,确保泥鳅健康生长。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