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养殖小鱼苗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选择合适的时间和条件下塘
晴天下塘:选择在连续晴天的上午下塘,此时鱼苗适应最快,成活率也最高。
壮苗下塘:选择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流动活泼的良种鱼苗下塘,以提高成活率。
安全下塘:鱼苗下塘前必须严格检查清塘药物是否已经彻底失效,并进行试放观察。
无害下塘:用密眼网对全塘拉网1~2次,清除塘中的有害昆虫、蛙卵、蝌蚪和野生杂鱼等,确保下塘鱼苗的安全。
适时下塘:在鱼苗孵出4~5天,能自由游动、摄食食物时及时下塘,这是最佳时机。
水质调控
控制藻类生长:夏季鱼苗池需注意水体中藻类生长过盛引起气泡病,要及时调节水质,控制藻类丰度。
适量加注新水:一般7-10天加水一次,水位保持在1.5-2米,加注新水时,尽量避免将底质冲起。
勤开增氧机:高温期间经常改善池塘底部环境,可以有效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同时会加快水体中有害物质的分解,促进养殖水体中有机物的循环,保持水体状况良好。
水质检测:加强对池塘水环境的pH、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的检测,发现异常要及时采取换水、增氧等应对措施。
饲养管理
饲料投喂:选用恰当适合的饲料,采取科学合理的投喂方式,按照“四定”原则(定质、定量、定点、定时)投喂全价配合饲料。晴天可多投喂饲料,阴天尽量少投喂饲料,雷雨天气时不投喂饲料。
拉网锻炼:对池塘养殖密度作出及时调整,同时拉网操作也是对鱼苗体质的一次锻炼过程。拉网锻炼时间选择在鱼体长2.0厘米以上进行。
防病害:做好综合防病工作,定期使用二氧化氯泡腾片等药物进行全池泼洒,预防细菌性鱼病。
其他管理措施
池塘条件:鱼苗池面积一般以2-4亩为宜,深度1.5米,池塘淤泥厚度小于20厘米,池底平坦,池埂坚固结实、不渗漏。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排水方便。
清塘消毒:放养前20天左右排干池水进行暴晒,杀灭池底的有害微生物,加速一些有机物的分解,提高底质的肥力。消毒一周后加注新水,进水口用60目网片布过滤。
培肥水质:经过暴晒和消毒的池塘注水后7一10天就会出现大量的浮游生物,水色呈茶褐色。对于清瘦的水质,在鱼苗下塘前可增施经腐熟处理的有机肥。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夏天养殖小鱼苗的成活率,确保鱼苗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