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蛋鸡的养殖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场地选择与建设
场址:选择远离居民区、交通要道、工厂等,地势干燥,阳光充足,水源丰富无污染,电力供应充足。
鸡舍布局:鸡舍结构要经济实用,朝向符合当地自然地理条件,采光好,易于通风。生产区与非生产区分开,育雏舍与育成舍分开,确保鸡舍内部环境干净、宽敞、通风良好、光照充足。
雏鸡选择
选择健康、无病害、羽毛丰满、行动灵敏、无疫病的雏鸡。
育雏期管理
温度控制:0-7天龄的蛋鸡,室内温度保持在30-33摄氏度,之后逐渐调整到28摄氏度。
养殖密度:育雏期密度应控制在10只/平米以内。
饲料管理:饲喂高蛋白、高能量的饲料,保证饲料新鲜度和干燥度,并添加必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青年鸡管理
转群:转群时间不宜选择在阴雨天,确保蛋鸡能及时适应环境。
饲养:每只鸡笼饲养只数不得超过10只,提供充足的饲料和饮水,适当运动。
产蛋期管理
饲料调整:产蛋期应适当增加饲料量,特别是在冬季,提高高能量的饲料比例,适当降低蛋白质含量。
饮水管理:确保水源清洁,每天更换新鲜饮水,高温季节可增加喷水或雾化降温。
疾病防治:定期检查鸡群健康情况,清洁鸡舍环境,定期注射疫苗,注意饮水和食料的卫生。
环境控制
通风:保持鸡舍通风良好,避免高温和潮湿环境。
光照:适当增加光照时间,促进蛋鸡产蛋。
饲养管理
合理饲喂:不要突然换料,保持饲料营养均衡,适当添加多维素和矿物质补充剂。
生产记录:密切监管和记录所有蛋鸡的生长和生产情况,及时调整饲养策略。
孵化管理
孵化条件:保持孵化温度和湿度的稳定性,确保孵化率。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提高种蛋鸡的养殖效益,确保蛋鸡健康、高效地产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