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养殖蝌蚪时期的管理要点如下:
环境适应
放苗前:提前1-2小时泼洒解应激灵,帮助蝌蚪苗适应新环境,提高抵抗力。
放苗后:定时巡查池塘,观察蝌蚪是否有扎堆爬边现象,及时泼洒解应激灵补充营养,提高成活率。
饲料投喂
初期(1-10天):投喂熟蛋黄等高蛋白流质饲料,每天早晚各一次,用量为每3000尾喂1个。投喂1小时后进行换水,确保水质清爽。
中期(10-20天):逐渐增加粉状饲料,如蛋黄、玉米粉、4号粉,并辅以细嫩藻类植物等。注意保持水质清洁,及时处理残饵及粪便。
后期(20-78天):开始饵料驯化,从植物性饵料为主转变为动物性饵料为主,如红虫、水蚤、蝇蛆等。变态期要特别注意水质和投喂状况,确保蝌蚪顺利变态。
水质管理
定期更换水,一般每3天换一次,天气干旱多日或连续高温时每2天换一次水。保持水质清洁,避免水中有气泡或腐臭味。
使用反渗透水或经过过滤的水,保持水质稳定,避免使用自来水直接养殖。
疾病预防
驱虫:第8到10天进行体内驱虫,预防寄生虫感染。
肠炎预防:入池第12天开始预防肠炎,使用蛙益解+噬菌先锋等药物,定期使用,确保蝌蚪肠道健康。
环境调整
蝌蚪池应建在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环境安静的地方,水深80-100厘米。池中种植浮萍植物,便于蝌蚪吸附。
随着蝌蚪生长,饲养密度逐渐减小,避免过度拥挤。
观察与记录
定期观察蝌蚪的生长过程,包括形态变化,如长出四肢、上岸、退去尾巴等。
记录蝌蚪的投喂量、水质变化等情况,及时调整饲养管理策略。
通过以上管理要点,可以有效提高蝌蚪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为后续的幼蛙养殖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