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裸鲤的养殖方法如下:
池塘养殖
选址: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的地方建设池塘。
池塘建设:池塘形状以长方形为宜,面积根据养殖规模而定。池塘底部要平整,四周设置护坡,防止水土流失。
消毒:在放养前,应对池塘进行全面消毒,以杀灭病原微生物,减少疾病的发生。
苗种选择:选择适应当地环境、生长迅速、抗病力强的裸鲤品种。选购时,要选择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无病害的苗种。
放养密度:根据池塘面积、水质条件以及养殖技术等因素,合理安排放养密度。一般来说,每亩池塘放养裸鲤苗种约1000尾左右。
投喂:裸鲤为杂食性鱼类,可投喂人工配合饲料、鱼虫、浮游生物等。投喂量要根据裸鲤的生长阶段、水质状况以及天气情况等因素进行调整,确保裸鲤摄食充足。
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新是裸鲤养殖的关键。要定期换水,保持池塘水深在1.5米以上。同时,要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如溶氧量、氨氮、pH值等,确保水质符合裸鲤生长的需求。
病害防治:加强饲养管理,提高裸鲤体质,增强抗病力。同时,定期使用生物制剂、消毒剂等药物对池塘进行预防性处理,减少病原体的滋生。
捕捞与销售:当裸鲤生长到一定规格时,即可进行捕捞。捕捞时要避免对裸鲤造成损伤,确保裸鲤的质量。
稻田养殖
蓄水:在春季插田前先蓄好水,在水田四周沿田埂挖深、宽各30~40厘米的边沟,把泥土铲上田埂上,加高加固田埂,以防裸鲤逃跑。同时在稻田里纵横挖深、宽各30~40厘米的十字型对称深沟,与边沟相连,以便裸鲤在十字深沟和边沟里活动。
种稻:在稻田里蓄满水后,即可在稻田里种水稻,除边沟和十字深沟不插秧苗外,其它地方全部插上秧苗,插秧苗前先犁耙田泥,使田泥疏松,并每亩水田撒施15~20公斤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以肥田肥泥肥水,既有利于水稻生长,又能增加水生动物,有利于裸鲤生长。
放鱼:插下秧苗后7~10天左右,秧苗返青开始生长时,即可投放裸鲤,一般每亩稻田投放重100克左右的裸鲤250~300尾即可,选择健壮、无病、无损伤、活泼的裸鲤投放,在投放时先让裸鲤在25~30倍大蒜浸出液中畅游3~5分钟进行消毒,然后再投放到边沟中即可。
防逃:放养裸鲤后,要注意防止裸鲤逃跑,除注意加高加固田埂,防止大雨天田水越过田埂或田埂漰溃外,还要建好排水口,装上防逃网,以便大雨过后能够及时排除过多的田水。采用稻田养裸鲤,在水稻成熟收获时即可捕捉。
综合种养
田间工程:包括进排水系统改造、沟坑整修及田埂加固、防逃防害防病设施建设等。
苗种暂养:选择水源条件好的田块筑梗蓄水,作为临时性苗种培育区,用于强化培育苗种。
饵料投喂:不需要添加鱼饲料,裸鲤可以在水稻田、水栽盆中获取良好的食物滋养,饮食上可以注重稻草、水weed等浮游生物与多种浮游动物。
稻田养护:注意水位不宜过深,同时注意对稻田及其周围的环境进行保护,环保措施十分重要。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实现稻田裸鲤的高效养殖,同时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实现生态和经济的双重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