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的河蟹怎么养殖的

在冬天养殖河蟹,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塑料大棚温室暂养

建造大棚:塑料大棚应建在河边、湖边或大的池塘边上,使用井水并配备增氧设备。大棚内建成长方形池子,池深1-1.2米,底部铺设聚乙烯网片,并用土、砖块等固定农膜。

备养蟹的选择:选择规格相似、体格健壮、无病无伤的1-2秋龄河蟹,性腺未发育成熟,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2-5只。

投饵喂养:前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如麦粒、大豆等,每天投饵量约占蟹重的5%-8%;后期增加动物性蛋白质,如小杂鱼虾等,投饵量约为蟹重的2%-3%。

日常管理:保持大棚密封,防止温度剧烈变化,定期换水,保持水质清洁,防止疾病发生。

蟹笼沉入深水池塘

选择蟹笼:在水面封冻前,将蟹种捕出装入蟹笼,沉入大水面深水池塘,使蟹种处于冰层以下。

投喂管理:放养前加强投喂,使蟹种积累足够能量越冬,放养密度以平铺于笼中不相互挤压为宜。

土池越冬管理

选择土池:选择水位保持在1-1.2米以上的池塘,经清整、消毒,并建好防逃设施后,蓄水至1米以上,移植水草,使水草覆盖面积占全池水面的1/3左右。

保持水位:水位不宜过低,一般建议保持60-80cm,以减少水温波动。

水质管理:保持水质肥度适中,溶解氧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定期进行改底和消毒。

适时投饵:天气晴暖时适当投饵,水温超过16度以上按体重的1%投喂,10度以上按0.5%投喂。

病害预防

定期消毒:使用生石灰、漂白粉等药物对蟹塘进行严格消毒,防止病毒残留。

增强体质:投喂营养全面的优质人工配合饲料,适当添加胆汁酸等,增强河蟹体质和抗病力。

保持水草充足:水草覆盖率达到一半以上,有助于稳定水温和提供足够的栖息场所。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河蟹在冬天的存活率,确保其安全越冬。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