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鸡养殖技术说明应包括以下关键内容:
场地选择与鸡舍建造
选择空气流通、采光良好、水源充足且远离污染源的场地进行养殖。
鸡舍应建造在通风向阳处,前后可每隔3米开一个70厘米×120厘米的采光透风窗,室内一侧放置栖架、饮水器、料槽等,同时在向阳面的一边开一个高160厘米、宽70厘米的小门,门外设置铺有沙子的运动场。鸡舍也可因地制宜用闲房或搭置简易棚。
孵化技术
分批入孵宜采用恒温孵化,每批蛋要求交叉间隔放置,入孵种蛋要注意大头向上放在蛋盘上。
孵化第1天至18天,孵化机内(蛋面温度)℃为宜,孵化至第19天转入出雏机。种蛋注意放平,夏天37℃。相对湿度第1天至18天为60%,第19天至21天为70%。
雏鸡管理
乌鸡育雏时间相对较短,一般为期一个月。雏鸡破壳后的一天内即要开口进食,前面一周的饲料喂养一定要精细,食物最好是经过高温处理的熟食,便于雏鸡消化,一周后可以开始喂养雏鸡饲料,一天控制在6次左右。水槽长期保证有水,以温水为佳,尤其是在进食的时候。育雏室温度控制在25°以上,对阳光进行遮挡,初期的雏鸡怕光。
成鸡管理
一个月后雏鸡基本度过了育雏期,可以慢慢的开始成鸡式管理。饲养时间改为定时喂养,一天控制在3-4次左右。每个鸡栏数量控制在80-100只左右,让其有充分的活动空间,在其休息地可以视季节添加垫料保温。对于其中一些喜欢啄鸡的可以将其和其它的类似的鸡单独养殖,以减少其对其它乌鸡的伤害。
饲养管理
成鸡饲养的饲料要多一些精饲料补充营养,玉米粉、谷粉、小麦粉、大豆之类的都是比较常用的优质饲料,可以互相混合使用,定期在饲料中添加一些微量元素物质,以提高乌鸡的健康。喂养饲料时要注意每次要少喂养,等起吃完在喂养下一批,喂养时间控制在一个小时以内即可。每2-3天要喂养一次新鲜的菜叶、青草料之类的物质,以维持乌鸡所需要的维生素。
卫生管理
卫生是养殖乌鸡避不开的一个环节,其主要分为饮食卫生和鸡舍卫生。饮食卫生即对于料槽、水槽之类的地方要定期清洗,且要消毒,不喂养一些变质的饲料,不喂养不明的饲料,以防万一。鸡舍卫生则主要重视清理地面粪便,垫料也要定期清理,不能让其堆积。清理的粪便要远离鸡舍,且处于鸡舍的下风口,这样能有效预防病害的发生。
疾病防治
疾病预防应贯穿于整个饲养过程中。出壳苗鸡要注射鸡马立克氏疫苗,雏鸡在1日龄至5日龄、12日龄至14日龄、病多管理差的35日龄至37日龄各投药一次,每次3天至5天。预防沙门氏杆菌、大肠杆菌等细菌性疾病,首选药物为恩诺沙星,用10%溶液100毫升溶于100公斤水中饮半天,或按每公斤体重用10毫克。
繁殖与选种
选择品种纯正、体型健壮、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的乌鸡进行繁殖。在选种过程中,应注重遗传特性的稳定性和优良性状的保持。
生态放养
生态放养乌骨鸡可选择果园、林地或滩涂。场地要求交通便利,但必须远离交通要道,附近没有大型化工厂及其他污染源,以减少病原污染或噪音骚扰;排水良好,无积水;林地既要有充足的阳光照射,又要有适当的遮阳条件,通风性良好;水源充足,水质符合养殖要求,无病原体、重金属等污染;场地内具备搭建棚舍的条件。生态放养乌骨鸡的密度,以每亩(667平方米)场地饲养150~250只成年鸡为宜,有条件的可以采取全进全出和自繁自养方式,公母比例为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