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毛蕨的盆栽养殖方法如下:
基质配制
鳞毛蕨栽培基质可用石灰岩风化土3份、泥炭土3份、森林腐叶土3份、砂质菜园土1份配制,pH值在5.6-6.0之间。
土壤配好后要充分拌和,严格进行高温消毒,便可上盆使用。
可用大小适宜的土陶花盆,陶瓷或紫砂花盆也可以使用,但透性较差,需进行适当处理。
花盆处理
如果是置于桌面观赏,可用数块瓦片棚盖花盆底孔,再用碎瓦片填于花盆底层,上面填上粗颗粒培养土,做好排水层,再填培养土。
栽培方法
带土团撬取苗株,栽培不宜过深,以能稳固株体为宜。
栽好后浇一次透水,置于荫蔽湿润的环境,待其恢复生机后,便可置于室内观赏。
水肥管理
鳞毛蕨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需要适量的养分。
在早春新芽萌动,嫩绿色叶片开始生长之前,可用花生麸沤制的浸出液,以1:10或1:15的浓度,每十天半月追施一次。
孢子繁殖
孢子繁殖时,先用瓦片盖上播种容器的底孔,放进小石子,粗河沙约占容器的1/3,再加混合土,用木板刮平,压实盖上玻璃板待用。
播种前把装满混合土的容器,浸在水里使培养土充分湿润,取出,将孢子均匀撒在培养土上,播种后再浸放在浅水里,第二天取出,将播种容器移到温暖、空气湿度达到80%以上的温室,每天光照4个小时以上,温度控制在20℃左右,孢子3天就开始萌发,播后10天形成原叶体,71天形成孢子体。
孢子体达到3片-4片真叶进行第一次移盆,孢子苗具有叶4片以上,植株高达4厘米-5厘米时进行第二次移栽。
环境控制
鳞毛蕨喜湿不耐旱,生长旺盛时期要每天浇水,其余时间2到3天浇一次水,以保持湿润。
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左右,冬天温度应保持在5度以上,避免冻伤。
蕨类植物喜水和高的空气湿度,生长期间要保持土壤湿润,冬天可待盆土约三分之一干时浇水,干燥期如夏秋季向叶面喷水。
病虫害防治
保持环境通风良好,定期检查植株是否有病虫害,一旦发现应及时处理。
通过以上步骤,您可以成功养殖鳞毛蕨盆栽,享受其带来的绿意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