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绿头野鸭的养殖需要模拟其野生环境,并提供适宜的饲养管理。以下是一些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养殖环境

场舍建设:野鸭场舍应一半搭棚作休息室,一半作露天活动场地。活动场地应为池塘或人工水池,并栽树、种草丛,池塘中培植藻类。饲养场应建在水域开阔、草木茂盛的地方,并建造围网和天网以防飞逃。

天网与围网:天网距水面或地面2米高左右,周围加围网至水底,与天网联成一个封闭体。网眼大小为3×3厘米,可用尼龙网或绳网。

饲养面积

1日龄~30日龄:舍面积5平方米~7平方米,运动场10平方米,水场面积10平方米。

31日龄~70日龄:舍面积10平方米~15平方米,运动场20平方米,水场15平方米。

71日龄以上:舍面积15平方米~20平方米,运动场20平方米,水场面积15平方米。

饲料与营养

饲料来源:野鸭饲料营养要求与家鸭基本相同,一般饲喂家鸭专用全价颗粒饲料即可。如自行配制混合饲料,参考配方如下:

0天~30日龄:玉米47.3%、小麦15%、麦麸10%、豆饼22%、鱼粉4%、贝壳粉1.5%、食盐0.2%。

31日龄~70日龄:玉米40.8%、小麦14.5%、米糠17.5%、稻谷8%、豆饼13.7%、鱼粉4%、骨粉1%、食盐0.2%。

添加剂:需另掺入禽用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添加剂并充分拌和。

饲养管理

温度控制:雏鸭对温度较为敏感,1~3日龄保温箱内温度保持在29℃,以后每两天下调1℃,两周后保持在21℃,三周后按常温饲养。育雏室应保持24小时光照,4天龄开始采用18小时光照和6小时黑暗的光照方式。

饮水与开食:提供充足的饮水设施,保持饮水清洁。雏鸭开食应在孵化后20日龄后进行,逐步过渡到常温饲料。

密度控制:合理控制饲养密度,避免雏鸭堆积和挤压。

疾病预防

卫生条件:保持场地和鸭舍的卫生状况良好,及时清理排泄物和更换饲料。

疫病防控:注意预防和治疗常见的鸭病,如禽流感、大肠杆菌感染等。

防窜网与孵化设备

防窜网:50日龄时翼羽基本长齐,开始学飞,需在运动场和水面周围架设金属或尼龙网罩,网眼以2厘米×2厘米为宜。

孵化设备:需要人工孵化,应准备保温设施,孵化温度在前期可与家鸭相同,后期注意增加孵化器内的相对湿度和通风换气。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地养殖野生绿头野鸭,并确保其健康生长和高成活率。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