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养殖野生林蛙需要遵循以下步骤:
场地选择
选择水源充足、环境湿润且安静的地方,最好有清洁的水源供林蛙饮用和繁殖。场地周围应有大面积的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避免纯针叶林,尤其是大面积落叶松附近。
蛙场建设
养殖场地应建在平坦的地面上,并利用地下水、河水或池水。场地内需要有小溪或水池,水深30-50厘米,全年水量充足,并有几处深水以满足林蛙的越冬需要。
养殖池包括产卵池、孵化池、饲养池和变态池。产卵池面积以每个20-30平方厘米为宜,孵化池以6×4米长方形为佳,饲养池以10×4米的矩形池较为适合,池深30-50厘米。
种蛙引进
选择健康、年龄适中的种蛙,母蛙价格大约是公蛙的10倍,因此要控制好种蛙的比例。
繁殖管理
林蛙一年只繁殖一次,雌性林蛙在夜间顺水到下游上岸后开始抱对交配。产卵后,雌性林蛙潜伏于土壤或枯枝落叶下进行生殖休眠,约半个月后转入森林。
孵化池中的蛙卵密度不宜过大,每平方米不超过2000尾。孵化期间要保持水质清新,适时换水,喂食科学,及时预防蛙病。
蝌蚪及幼蛙喂养
蝌蚪孵出后,首先吃包卵的卵膜,然后开始吃饵料,如玉米面、豆粉、鸡蛋黄等混合饲料,每天喂2-3次。
幼蛙登陆上岸后,主要以小虫、蚊蝇、黄粉虫、蝇蛆等为食。温度适宜时,林蛙会自行捕食。
成蛙养殖
成蛙养殖圈应搭建在潮湿的陆地上,保持湿度在70%以上,以保证林蛙能够进行正常的皮肤呼吸。
成蛙每天喂食2次,每次每只5只虫,也可以使用高蛋白的饲料。
防病防虫
定期巡视和检查养殖场的病虫情况,善于使用农药并遵循农药使用规定,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卫生。
收获
林蛙养殖周期一般为1-2年,成蛙回收率在50%左右,100-120只采一市斤油。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实现野生林蛙的人工养殖,并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获得经济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