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蜜蜂的场地建设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环境条件、蜜源情况、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水源、交通便利性以及安全性等。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建议:
选址
蜜源丰富:选择周围2.5千米半径范围内至少有一种大面积的主要蜜源植物的场地。
环境适宜:背风向阳,地势高燥,不积水,小气候适宜。西北面最好有院墙或密林,山区应选山脚或山腰南向的坡地。
水源清洁:蜂场附近应有清洁的水源,最好有常年流水不断的小溪。
安静:远离闹区、工厂、矿山等污染源。
交通便利:选择靠近公路或铁路等交通干线的场地,方便物资运输。
场地布局
蜂群排列:蜂群数量较少的可以采取单箱单列或双箱并列;数量较多的采取分行排列,群距1米,行距2-3米。
蜂箱放置:蜂箱应放置在通风良好且避免阳光直射的地方,同时保持蜂箱之间的距离,避免蜂群之间的冲突。
蜂棚与蜂笼:根据采收蜂巢的多少建立蜂棚,使用玻璃温室、大型厂房或专用育蜂棚。蜂笼可用木制或铁纱网制成,体积约为0.03~0.04立方米。
设施准备
蜂箱:用木材做成,边长15~20cm,上下用薄木板做成盖和底,盖上装有挂钩,四周挂有纱窗,一侧留有活门。
蜂棚:面积在100平方米左右,高2m,棚内种植玉米、大豆、棉花等易接入昆虫生存的作物,棚的一面留有纱门。
其他设施:考虑设置简易住房、引水设施、场间道路等,有条件时还可建养蜂室,以便集中管理和保证蜂群安全。
环境保护
绿化布局:在场区内种植适量的绿化植物,改善环境、美化场区,同时提供蜜源植物。
环保材料:采用环保材料和设备,减少养殖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绿色养殖。
管理操作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蜂群的健康状况,及时处理病虫害,并注意观察是否有分蜂征兆,必要时进行人工分蜂。
合理取蜜:控制取蜜次数,每次取蜜后要给蜂群留足口粮,以防蜂群因缺少食物而弃巢飞逃。
繁蜂策略:通过合理的繁殖策略,保持蜂场内蜂群的数量和质量,提高整体的生产效率。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建设一个适宜蜜蜂养殖的场地,为蜜蜂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从而提高蜂产品的产量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