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黄鳝苗子的方法如下:
土塘建设
选址:选择避风向阳、逼近水源和土质较坚实的地方建池,面积根据饲养规模而定,普通为10~100平方米,池深0.8~1米。
土池结构:池底要夯实,有条件的可在池底铺设一层油毡和塑料薄膜,再堆放泥土。池底开一涵洞,用细网目铁纱罩好,作排水口。在池的上端留一溢水口,以防大雨时黄鳝逃出。
防逃设施:土塘塘底和塘壁用无结节经编网布,之后覆盖粘土并夯实。网布网口铺设≥60cm,向塘内略微倾斜,每隔一定距离用水泥桩固定网布。
苗种选择与投放
鳝种来源:可以从原产地采捕野生鳝种,或从国家认可的黄鳝原(良)种场人工繁殖、人工哺育得到鳝种。购买野生黄鳝应以笼捕的为好,钩钓、铁夹、手捉所获苗都会因受伤而死亡率高。
放养密度:每年6月份前后使用鳝笼收捕鳝苗,规格一般在25克/尾左右,投放密度在140-160尾/立方米,注意规格要一致,切忌不要大小混养。
放养时间:鳝鱼投放的时期以早春为宜,当年或翌年长至尾重20克,即可投入大池中养殖成鱼。
饲料与喂养
饲料种类:在投喂配合饲料的同时,也可收集自然水域的螺蛳、河蚌,或是人工养殖的蚯蚓、蝇蛆等适宜鳝苗的动物性饵料,并配合瓜果皮等植物性饲料进行投喂。
驯食:鳝种放养后20天,已适应新环境后开始驯食,早期用鲜蚯蚓、黄粉虫、蚕蛹等绞成的肉浆,按20%的比例均匀掺拌入甲鱼饵料或鳗鱼饵料中投喂,驯食1~2天。驯食成功后,可逐渐减少动物性饵料的配比。
投喂方法:饵料投喂在傍晚进行,坚持“四定”原则,气温低、气压低时少投,天气晴好、气温高时多投,以第二天早上不留残饵为准,投饲量为黄鳝体重2%~4%。
管理与防病
消毒:放苗前15天,生石灰全塘泼洒消毒,用量0.2Kg/㎡。苗种投放前要用5%食盐水,浸洗5分钟左右。
防病:常见有烂身病、腐皮病、烂尾病等,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定期检查水质,保持水质清洁,避免染病和污染。
收获与销售
收获:养殖到10月,大鳝可超过150克,小的也在100克左右,可以进行收获。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在土塘中成功养殖黄鳝苗子,并逐步培育成成鱼。在整个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水质管理、饲料投喂、疾病防治等多个环节,以确保养殖效果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