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里养殖虾幼苗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养殖池的准备
清洁和消毒:在放养虾苗前20至30天,对养殖池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排干池水,清除过多的淤泥和杂草,确保池底干燥和清洁。使用生石灰、漂白粉或漂白粉精等药物进行消毒,每亩用量为75公斤。消毒后需充分冲洗和清洗池塘,确保药物残留量达到安全标准。
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洁和稳定,定期清理底泥和过滤器,避免水质污染和有害物质积累。保持水质的透明度,同时控制水体的温度、pH值和盐度等条件在适宜范围内。定期检测水质,通过换水、使用微生物制剂等方法降低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含量。
虾苗的选择和放养
选择虾苗:选择有光泽无病菌、规格整齐的优质虾苗,放养密度根据池塘条件控制在每亩5~10万尾,规格1.5厘米以上。
放养时间:一般在6~7月进行放养,放养前需要进行淡化处理,比重1.003以下方可放养。
放养方法:放养时避免水温温差过大,宜在傍晚或黎明时下池。放苗前,先用少量池水缓慢地加入运苗容器中,直至容器水温接近池水温度时,再将虾苗轻轻倒入池水中。
饲料和投喂
初期饲料:虾苗放养后前10天一般不投饵或少量投喂,10天以后开始投喂配合饲料,配合饲料粗蛋白含量要求达30%以上,并拌一些护肝保肝的产品。
投喂方法:投料次数为前15天每天2次,15-30天每天3次,1个月后每天4次。投料位置为前25天全池投,以后沿池四周投。
水质调节
增氧:定期使用增氧设备,如曝气机、水车式增氧机等,确保水中有足够的溶解氧。
换水:前期主要是添水,中期少量换水,后期加大换水量,但每天最大换水量不得超过30%。
使用微生物制剂:每隔10-20天施用一次生物菌,促使水中有益微生物形成优势种群,维持藻相,抑制其他有害病菌繁殖,增加溶氧量。
防病措施
消毒:放养前用生石灰进行清塘消毒,以杀死池中的有害鱼类和有害的水生昆虫。
饲料管理:确保饲料新鲜和干净,避免过度喂食和浪费。使用对虾专用饲料,并定期检查虾苗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为虾幼苗提供一个干净、健康、安全的生长环境,促进虾苗的生长和发育,提高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