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珍珠活体鸡苗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育雏方式
室内叠层育雏笼:每笼3层,可育雏800-1000只左右。育雏室要求保温、通风、透光,面积根据饲养数量而定,一般参照家鸡或肉鸡的育雏室设计。育雏室用过后要彻底消毒。
地面散养:适合平养或笼养,选择安静、地面干燥、通风良好的棚舍。室外运动场地要拉网圈围,场内垫以木屑或切碎的稻草,并要经常翻晒更换,以保持清洁卫生。
饲喂管理
饮水:雏鸡出壳后5-6小时要先饮水,饮用水的温度最好在18℃左右,不能低于15℃。开食后饮用水的温度也要在18℃左右,等到雏鸡一周龄以后,才可以饮用凉水。
饲料:开食料可采用雏鸡料,要求饲料质量好,营养水平高,符合卫生标准。可参考的饲料配方包括玉米50%、麦粉3%、麦麸2%、豆饼31%、鱼粉12%、骨粉1.1%、食盐0.4%,微量元素、多种维生素、氨基酸、促生长素、抗生素药物等添加剂共0.5%。每天饲喂4~6次,但要少喂勤添,防止浪费饲料。
温度控制
育雏期温度:刚出壳的雏鸡适宜温度为35℃至38℃,随着鸡龄增长,温度每周下降3℃左右,至21℃为止。6周龄后保持室温。
相对湿度:育雏前期保持60%至65%的相对湿度,育雏后期对湿度要求不严,保持正常湿度即可。
通风换气
保持鸡舍空气新鲜,注意通风换气,避免室内有害气体过浓。在夏季注重通风,冬季管理好室内温度。
光照管理
密闭式鸡舍,1日龄至2日龄的雏鸡需23小时光照,3日龄至5日龄需20小时光照,之后逐次加长,20天后开始全白天活动。
疾病预防
注意日常清洁卫生工作,每天清洗水槽,及时清理粪便,保持舍内卫生良好。定期消毒,并在饲料中投放抗菌药物,防止疾病的发生。
养殖密度
1周龄时每平方米饲养50只至60只,2周龄时每平方米饲养30只至40只,3周龄时每平方米饲养20只至30只。随着鸡龄的增长,饲养密度应不断调整。
其他管理
珍珠鸡善飞、爱攀登、胆小机敏,因此采用圈养方式时,应尽早安排营建鸡舍和运动场,防止逃逸。在孵化后,应用切喙器将翅膀的一个关节切掉,避免飞行。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细致管理,可以提高珍珠活体鸡苗的成活率,使其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