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苗的放养地点选择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水质和透明度 :成蟹喜欢水质清净、透明度较大的水体环境,水草丛生,饵料丰富。因此,养殖河蟹的地点应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且无污染的地方,如池塘、湖泊、河荡和稻田等。池塘条件
水源充足:
进排水方便,水质良好无污染。
土壤质地:选择粘土、沙土或亚沙土,通气性好,有利于水草和底栖生物生长繁殖。
池塘结构:池塘不要太陡,坡比一般在1:1.5以下,可建造人工洞穴。
水草移植:种植水草,如浮萍、满江红、水葫芦等,供蟹摄食补充维生素,同时也有利于河蟹藏匿和蜕壳。
防逃设施 :采用塑料薄膜或水泥板等防逃设施,防止河蟹逃逸。清塘消毒:
在放苗前半月用生石灰清塘消毒,用量每亩75公斤,以杀灭敌害生物,改良池底,增加水体中钙离子的含量。
放苗密度:
根据池塘条件、预期上市时间和规格、技术管理水平等因素适当调整。一般以混养为主,特别是鱼虾蟹混养,经济效益更高。密度可控制在1500只/亩以内,规格120~150只/kg的扣蟹。如果条件较差或以养虾为主可适当减少放苗量。
日常管理
投饵:
根据季节、天气、水质和蟹的活动情况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投喂饲料,动物性饲料和植物性饲料相搭配。
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亮,及时换水,防止水质恶化。
病害防治:定期检查河蟹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病害。
建议:
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的地点,确保养殖环境适宜河蟹生长。
注重水草的种植和管理,为河蟹提供足够的食物和藏匿场所。
合理控制放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影响河蟹的生长和成活率。
加强日常管理和监测,确保河蟹健康生长,提高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