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蛏子时,选择合适的饵料和水质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以下是一些建议:
早期养殖(放苗15天至高温前)
饵料:使用滤饵多泰,每3至5天投喂一次,每包适用于10亩,以保障蛏子的吃食并有效抑制青苔生长。
水质管理:水质保持稳定,定期使用滤饵多泰和安稳素,水质过清瘦时搭配肥爽2号、蛏贝1号和藻源宝。
中期养殖(高温怀子期后至卖蛏)
饵料:继续使用滤饵多泰,每3至5天投喂一次,每包适用于10亩,同时定期使用安稳素,每7至10天投喂一次,每包适用于5至10亩,以补充微量元素和增强抵抗力。
水质管理:保持水质稳定,定期使用滤饵多泰和安稳素,水质过清瘦时搭配肥爽2号、蛏贝1号和藻源宝。
浮游幼虫期(从d型面盘幼虫发育到匍匐幼虫期)
饵料:投喂牟勒氏角刺藻、角刺藻、三角褶指藻、叉鞭金藻、绿光等鞭金藻、扁藻以及商品饵料啤酒酵母等,投喂密度为5万个至10万个/毫升,混合饵料效果优于单一饵料。
水质管理:适温范围为17℃至32℃,最佳温度为25℃至27℃,盐度范围为4.5至30.2,最适宜盐度为12至20,海水溶解氧含量需保持在3毫升/升以上,酸碱度控制在6.7至8.7之间,使用EDTA等化合物改善水化环境。
日常养殖管理
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更换水,使用生石灰消毒塘口底部,调水肥水,确保水体中硅藻等藻类充足。
饵料投喂:根据蛏子的生长阶段和健康状况调整投喂量和频率,确保饵料充足且适口。
建议
定期检测和调整: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如溶解氧、pH值、盐度等,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饵料投喂量和频率。
生物控制:使用生物方法抑制有害生物,如细菌和原生动物,保持水体清洁。
环境控制:保持养殖环境的稳定,避免温度和盐度的大幅波动。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蛏子的养殖成功率和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