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宣传知识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食品安全常识
购买食物时,注意食品包装上是否有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食品原料、营养成分和QS标识等信息,避免购买三无产品。
打开食品包装之前,检查食品是否具有正常的感官性状,如不能食用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
不到无证摊贩处购买盒饭或食物,以减少食物中毒的隐患。
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自己的餐具要洗净消毒,不用不洁容器盛装食品,不乱扔垃圾,防止蚊蝇孳生。
少吃油炸、油煎食品。
如何判别伪劣食品
掌握《伪劣食品防范“七字法”》,即防“艳、白、反、长、散、低、小”。
提防颜色过分艳丽的食品,如草莓象蜡果一样又大又红又亮、咸菜梗亮黄诱人、瓶装的蕨菜鲜绿不褪色等,可能是添加了色素。
避免食用保质期过长的食品,尤其是3℃贮藏的包装熟肉禽类产品采用巴氏杀菌的,保质期一般为7—30天。
防止反自然生长的食物,如某些食品可能含有致病性寄生虫、微生物或微生物毒素。
食品掺假、掺杂和伪造
食品掺假是指食品中添加了廉价或没有营养价值的物品,或从食品中抽去了有养分的物质或交换进次等物质。
食品掺杂是指在食品中掺入一些杂物,如腐竹中掺入硅酸钠或硼砂,辣椒粉中掺入红砖木等。
食品伪造是指包装标识或产品说明与内容物不符。
食品安全宣传语
依法打击制售假劣食品违法犯罪行为。
坚决禁止食品虚假广告。
食品安全法是食品生产、经营和餐饮单位的行为规范。
贯彻食品安全法,促进食品行业健康发展。
加强食品监督检验,把好食品质量关。
预防食物中毒
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暴饮暴食的良好习惯。
不吃生、冷、不清洁食物,不吃变质剩饭菜。
少吃、不吃冷饮,少吃、不吃零食。
不要长期吃辛辣食品,不要随便吃野果,吃水果后不要急于喝饮料特别是水。
剧烈运动后不要急于吃食品或喝水。
不到无证摊点购买油炸、烟熏食品,尽可能在学校食堂就餐。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有效地向消费者传达食品安全知识,提高他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