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违法加工的处罚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一般情形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

拒不改正的,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

严重情形

生产经营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等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用非食品原料生产食品或者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食品。

生产经营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

经营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

经营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或者生产经营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的制品。

经营未经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肉类,或者生产经营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制品。

刑事责任

非法生产食品情节严重会构成非法经营罪,要追究相应刑事责任,可能会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从轻或减轻处罚

当事人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受他人胁迫或者诱骗实施违法行为的;

主动供述行政机关尚未掌握的违法行为的;

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综上所述,食品违法加工的处罚根据违法情节的严重程度,可以包括行政处罚和刑事责任。行政处罚主要包括责令改正、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以及吊销许可证等。刑事责任则可能涉及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等。此外,对于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形,相关部门会依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