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内部报告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报告编号和序号
报告编号:JL——05
序号:01
审核目的
关于食品安全方针、食品安全目标的执行情况
查证本公司审核的目的及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的情况
审核范围
管理层
生产部
供应部
办公室
销售部
审核依据
ISO22000:2005标准
本公司的食品安全手册
程序文件
基础设施和维护方案
操作性前提方案
化验室手册
安全操作规程
检验规程
相关的法律法规
其他相关内容
食品整改报告
食品卫生自检自查报告
食品质量安全工作汇报
示例结构
标题
食品内部报告
报告编号和序号
报告编号:JL——05
序号:01
审核目的
验证公司食品安全方针和目标的执行情况
确认质量体系的有效性
审核范围
涵盖公司内所有与食品相关的部门
审核依据
ISO22000:2005标准
公司食品安全手册
相关程序文件
审核内容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情况
食品原料采购、验收、储存、加工、运输等环节的合规性
食品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情况
员工食品安全培训记录和体检情况
发现的问题
食品原料不合格
食品加工过程不规范
食品安全记录不完整
整改措施
改进食品原料采购验收流程
规范食品粗加工与切配操作规程
加强员工食品安全培训
完善食品安全记录和追溯体系
总结
总结审核过程中的主要发现
强调改进措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提出后续改进计划
注意事项
真实性:报告内容必须真实、详实,不得隐瞒或歪曲事实。
完整性:报告应涵盖所有相关内容和环节,确保没有遗漏。
及时性:报告应在审核完成后尽快完成,以便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规范性:报告格式应统一,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通过以上结构和内容,可以撰写一份全面、系统的食品内部报告,确保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