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食品的包装消毒方法有以下几种:
喷雾消毒
使用喷雾器将消毒剂均匀地喷洒在货物的表面,使消毒剂与货物充分接触,达到消毒的目的。这种方法适用于货物的外包装、托盘、货架等部位的消毒。
熏蒸消毒
将货物放置在密闭的空间内,使用熏蒸剂进行消毒。这种方法适用于货物的外包装、集装箱等密闭空间的消毒。
紫外线消毒
使用紫外线消毒灯对货物进行照射,利用紫外线的杀菌作用达到消毒的目的。这种方法适用于货物的外包装、小件物品等的消毒。
高温消毒
对于一些耐高温的货物,可以采用高温消毒的方法,如使用热水浸泡、蒸汽消毒等。这种方法适用于食品、餐具等货物的消毒。
对于预包装进口冷链食品,建议采取以下具体的消毒措施:
外包装表面消毒
建议外包装表面温度恢复到零度以上时进行消毒。可以使用500毫克/升含氯消毒液擦拭或喷洒预包装表面,15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或用75%酒精擦拭2次。
加工冷链食品时的消毒
在加工冷链食品时,要进行清洗,避免人员和环境被污染。加工容器、砧板、刀等器具要生熟分开,并单独放置。同时,要注意清洁双手,不要用手触摸眼、口、鼻,防止交叉污染。
冷柜消毒
对冷柜进行消毒时,应由上到下、由左到右呈“弓”字形依次喷洒消毒液,至表面均匀湿润,作用30分钟后,使用清水抹布擦拭,去除消毒液残留。
接触售卖食品工作人员的消毒
上岗时应使用皂液流动水,按照7步洗手法充分搓揉不少于15秒,清洗双手。
入库前的消毒
冷链进口食品入库前,应使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对外包装进行全面喷雾消毒,要求外包装各部分都喷洒湿润,作用30分钟后,方可搬入冷库保存。
建议
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和方法,确保消毒效果和安全性。
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消毒,避免交叉污染。
定期对消毒设备进行清洁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消毒后,要确保货物表面干净,无残留消毒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