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存在食品打假执法。食品打假执法是指国家相关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行为进行打击和处罚的执法活动。

对于销售食品假货的行为,将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具体的处罚措施包括:

行政处罚

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原料等物品。

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

刑事处罚

当销售金额在5万元以上但不满20万元时,将面临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

若销售金额在20万元以上但不满50万元,处罚将升级为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

当销售金额达到50万元以上但不满200万元时,将面临7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

最严重的情况是,当销售金额超过200万元时,将受到15年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严惩,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此外,如果销售假冒食品的行为不构成犯罪,还需承担行政处罚的责任,包括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综上所述,食品打假执法是严格且有效的,旨在保护消费者的权益,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共安全。建议生产经营者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食品质量和安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