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含砂量怎么测量

食品含砂量的测定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四氯化碳法

仪器和用具:细砂分离漏斗、漏斗架、天平(感量0.001g)、量筒(10ml)、电炉(500W)、备有变色硅胶的干燥器、坩埚或铝盒、试剂瓶(1000ml)、玻璃棒、石棉网等。

试剂:四氯化碳。

操作方法

1. 量取70ml四氯化碳注入细砂分离漏斗内,加入试样10g(m),轻搅拌三次(每5分钟搅拌一次,玻璃棒要在漏斗的中上部搅拌),静置20~30分钟。

2. 将浮在上面的面粉用角勺取出,再将分离漏斗球形中的四氯化碳和泥砂放入已知重量的坩埚(m0)内,再用四氯化碳冲洗球体和坩埚二次,把坩埚内的四氯化碳倒净,放在有石棉网的电炉上烘干后放入干燥器,冷却称重(m1)。

结果计算:含砂量(%)= [(m1 - m0) / m] × 100。式中:mo—坩埚质量(g),m1—坩埚和细砂质量(g),m—试样质量(g)。

超声波振荡辅助分离法

操作方法

1. 量取约80ml四氯化碳注入烧杯内,再向烧杯内加入称重(w)的试样,将烧杯置于超声波清洗机的洗槽架上,固定好烧杯后,开启仪器,设置超声功率至清洗能级,进行超声波振荡辅助分离,待肉眼看到不再有沙尘下沉时,关掉超声清洗机,取出烧杯,静置约30分钟。

2. 初步分离,包括以下步骤:

准备直型漏斗1只,在漏斗颈下端套接乳胶管,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量取50ml四氯化碳注入直型漏斗中。

将步骤1中浮在四氯化碳表面的粉类粮食用角勺取出,倒出上层四氯化碳,保留底部含砂的四氯化碳液体,用少许四氯化碳冲洗烧杯将底部四氯化碳液体中的砂尘转移到步骤2.1直型漏斗中,轻轻搅拌一次,静置15分钟~20分钟,用一只手捏住乳胶管的上端,另一只手捏弹簧夹,将乳胶管中的细砂沉淀物放入到干净恒重的坩埚中,放出2ml左右,关上弹簧夹,松开乳胶管上端,让细砂沉淀物进入到乳胶管中,再重复上述放料动作,直至将直型漏斗底部的细砂沉淀物全部排放到坩埚中。

感官检测法

操作方法

1. 取一杯凉水和一根筷子,先将筷子在水里蘸一下,然后放在面粉样品中转动,反复至形成直径为2~3cm大小的面团为止。

2. 把裹好的面棍放入沸水中煮1分钟左右,取出在凉水中冷却片刻,口尝判断是否有牙碜现象。

建议

四氯化碳法是较为常用且标准的方法,适用于商品粮食粉状含砂量的测定,操作简便,结果准确。

超声波振荡辅助分离法可以缩短分离时间,但需要超声波清洗机,适用于快速检测。

感官检测法虽然简便快捷,但主观性强,适用于快速现场判断,但准确性较低。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