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食品成分的好坏,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进行:
查看配料表
成分排序:配料表中的成分是按降序排列的,排在最前面的几种成分是含量最多的。通过查看前三位成分,可以初步判断食品的主要成分。
添加剂:注意查看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及含量,常见的添加剂包括防腐剂、色素等。一些特殊成分如反式脂肪酸需要特别关注,人工合成的反式脂肪酸不易被人体代谢,可能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过敏原:配料表下方的“致敏提示”中会显示一些常见的过敏原,如坚果、乳制品、蛋类等,过敏体质的人需要特别注意。
阅读营养成分表
能量和核心营养素:营养成分表中应标出能量和四个核心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的含量及其占NRV百分比。NRV是营养素参考值,可以帮助消费者比较食品的营养特性。
糖和脂肪:特别关注营养成分表中的糖和脂肪含量,尤其是隐藏糖(如蔗糖、糖浆等)和不良脂肪(如氢化植物油)。高血糖人群应慎选含糖量高的食品。
蛋白质质量:了解蛋白质的基本构成单位氨基酸,选择优质蛋白来源,如鸡蛋、牛奶、大豆等。植物性食物中的蛋白质可能为不完全蛋白,但组合后可能转变为优质蛋白。
观察食品外观和感官
颜色:深色的水果和蔬菜可能含有大量的抗氧化剂,而过于白皙的食品可能经过漂白处理。
气味:化学药水的味道可能会掩盖食品本身的味道,应选择无异常气味的食品。
口感:通过口感也可以初步判断食品是否含有过多的添加剂或不健康的成分。
了解常见食品成分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这些基本成分可以在食品的营养信息标签中查看,了解它们的含量和比例有助于判断食品的营养价值。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较为全面地了解食品成分的好坏,从而做出更健康的食品选择。建议在购买食品时,仔细阅读标签信息,选择成分较少、添加剂较少的产品,以确保饮食的安全和健康。